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关于举办重庆市第九届“渝创渝新”
创业创新大赛的通知
渝人社办〔2025〕4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各市级创业孵化园区,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人社部发〔2025〕5号)要求,助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推动乡村振兴,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营造良好创业生态。经研究,决定举办重庆市第九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就在山城·渝创渝新
二、大赛组织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二)大赛组委会
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指挥、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大赛具体工作,由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市人力社保局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
(三)评审委员会
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由大赛组委会特邀市内外创投行业专家、知名创业企业家、高级创业导师、各行业领域科研专家等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三、大赛组别
(一)先进制造。重点面向壮大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新兴产业创业项目。既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航空航天用合金材料、先进高分子合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
(二)现代服务。包括AI、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软件和信息服务、低空经济数字底座建设、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新手段解决方案等数字经济服务业;也包括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银发经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家政、社区护理等重点领域服务业。
(三)乡村振兴。重点面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致力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各类乡村创业项目,包括农业科技研发、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物流、乡村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传承与创新、劳务品牌及乡土人才培育开发等。
四、参赛要求
(一)2025年6月15日前,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已登记注册的企业或机构。
(二)参赛者年满16周岁,且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
(三)项目所在地位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
(四)项目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对技术和产品有合法使用权,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五)往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获一、二、三等奖的项目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只能选择一个赛道报名。
五、赛事流程
(一)自主报名(即日起至6月15日)
参赛对象登录重庆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网址:https://ggfw.rlsbj.cq.gov.cn/cqjy/)统一注册报名。参赛对象应按照要求完整填写、提交报名材料,并对所有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负责。
(二)区县选拔(2025年6月30日前)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负责对报名项目的报名材料、参赛条件和项目质量进行审核把关,可通过材料评审、实地考察、现场路演等方式进行选拔,具体方式各区县(自治县)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各区县(自治县)于2025年6月30日前报送本区县参赛项目汇总表和审核通过的项目商业计划书至组委会邮箱cqcyzd@163.com。
(三)市级初赛(2025年7月31日前)
通过资料复审、实地抽查、线上考察等方式,在区县选拔推荐的项目中每个赛道遴选出30个项目进入市级初赛。市级初赛采取“6分钟现场PPT陈述、5分钟评委问答”的路演方式开展比赛,每个专项赛道按照路演比赛成绩确定前15名进入市级决赛。每个区县(自治县)晋级市级决赛项目不超过3个。
(四)市级决赛(2025年9月30日前)
每个项目最多2人参加,采用“6+6”(6分钟现场PPT陈述、6分钟评委问答)现场路演的方式进行,评委现场打分,最终评选出每组参赛项目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业之星。
市级决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举行颁奖仪式。
六、评审标准
以“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拓宽就业渠道、带动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重点以项目的创新引领性、带动就业、项目团队、发展现状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评审。
七、奖励与扶持
(一)项目补助金
一等奖:每组1名,奖金6万元/名,颁发大赛一等奖证书和奖杯。
二等奖:每组3名,奖金4万元/名,颁发大赛二等奖证书和奖杯。
三等奖:每组5名,奖金2万元/名,颁发大赛三等奖证书和奖杯。
创业之星:每组6名,奖金0.5万元/名,颁发大赛“创业之星”证书和奖杯。
(二)配套活动
1.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项目对接活动。组织重庆10个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创业项目、有创业意愿的师生团队等组成大赛观摩团,开展项目对接活动,促进参赛项目与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项目产生合作、共享资源、互学技术、交流创意。
2.“赛+直播”宣传推广活动。依托“就在山城”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直播带岗、创业故事宣讲等直播活动,帮助参赛项目推介产品、宣传品牌、招聘人才。
3.赛创联动赋能活动。开展创业培训、创业集市、融资对接、导师问诊等配套活动,实现以赛聚才、以赛促销、以赛展洽、以赛引资、以赛兴业。
(三)后续帮扶
1.跟踪服务。获奖项目纳入创业项目库,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优先纳入重庆市“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创业导师服务团暨创业加速计划、创业培训等帮扶计划,提供导师问诊、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创业培训、参观学习等深度扶持。
2.政策支持。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条件的,可申请个人最高30万、企业最高40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参赛选手,给予最高8000元∕户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3.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可申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费创业工位、场租水电减免、办公装修、网络通讯、创业培训、事务代理、融资对接等孵化服务。
4.人才支持。有招人需求的获奖项目,优先纳入“就在山城”网络直播招聘企业库,提供招聘、展示服务。
5.宣传推广。选手及项目将可获得相关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提升创业项目的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联系方式
(一)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许老师,代老师
联系电话:023—88152866,023—88633759
(二)网上报名技术问题咨询
联系人:段老师
联系电话:023—88633809
附件:1.**(区县)第九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组)项目汇总表
2.商业计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