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巴渝工匠”杯2025年系列职业技能竞赛计划的通知
渝高技办〔2025〕3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市级有关单位人事部门,各职业院校,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紧紧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和“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根据《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和奖励补助办法》(渝高技办〔2021〕14号)有关规定,着眼数字重庆建设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需要,经申报审核、评估遴选、统筹整合,今年计划开展30项市级行业赛、18项区县级竞赛、10项企业和院校技能练兵比武。现将2025年“巴渝工匠”杯全市系列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印发,并就办赛相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资源统筹。按照集约节俭办赛原则,各主办单位应集中统一组织、统一发文、统一通报获奖情况,并加强对承办单位的督促指导。具体竞赛项目可根据需要分散办赛、分阶段办赛。需举行开闭幕式的,应按照一个赛事集中统一的原则,做好统筹安排,不得按赛项分别举行开闭幕式。开闭幕式一律不搞文艺表演,可进行技能展演。鼓励各区县(自治县)结合产业和人才发展需要联合开展跨区域或川渝毗邻地区竞赛,加强技能合作交流。按照《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赞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鼓励市场化办赛模式。坚持走数字化办赛路子,加大一体化赛事管理系统使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重庆)研修中心、全市各公共实训基地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或承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对在研修中心、实训基地举办的赛事给予场馆场地、设施设备、技术保障、后勤服务等支持。
二、注重科学策划。各赛事要科学制定组织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和奖励补助办法》规定实施比赛,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技术文件、开展竞赛命题,暂无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应结合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实施,充分体现行业技术技能最新发展和要求,切实发挥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促进作用。赛项承办单位要高质量组织开展赛前集中培训、赛后技术点评,注重竞赛成果转换和经验交流,推动各职业领域技术创新和技能水平提升。
三、严格备案实施。各级各类竞赛应严格按照赛事计划组织实施,不得随意调整竞赛项目,要合理确定参赛规模,广泛发动更多企业职工参赛,积极扩大参赛覆盖,决赛选手人数应不少于30人(队),不断提升赛事带动力和影响力。赛前要按规定及时报备竞赛方案(通知)、有关技术文件和技能证书办理申请。因特殊情况确需取消、变更的,应按照程序报请市人力社保局同意后实施,并妥善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四、保证比赛质量。主办和承办单位要切实履行竞赛组织和实施主体责任,加强赛事宣传,秉持公平公正,保障选手权益,提高竞技水平,抓好办赛安全。严格执行裁判人员认证制度和命题审核制度,加强对裁判人员执裁能力的培训。推行裁判专家库抽选制,随机抽选比赛裁判,确保裁判员选派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执裁工作更加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竞赛工作督导,督导评分结果将作为办赛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五、推动规范管理。加强赛事组织实施和赛前赛后有关事项的管理。主办和承办单位不得以竞赛名义开展收费培训。参赛选手不得在同一赛事中同时参加多个赛项的比赛,同一人员不得以多重身份参加同一竞赛。办赛单位应在竞赛结束后30天内完成获奖情况通报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申办工作,并报送赛事工作总结。赛事总结主要涵盖赛事参与人数、影响带动人数、获奖人员结构等赛事成效。
六、其他工作事项。各比赛项目应于10月底前举办完毕。除公布的年度院校技能比武和企业岗位练兵计划外,鼓励各规模企业和职业院校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自行组织开展。
联系人:职业能力建设处袁老师,88126982;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马老师,88152326。
附件:1.2025年市级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安排
2.2025年区县级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安排
3.2025年企业和院校技能练兵比武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