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共青团重庆市委
共青团四川省委
关于举办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
(青年)微电影节的通知
渝人社〔2025〕91号
各有关单位,大学生影视爱好者: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动成渝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走深走实,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决定联合举办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青年)微电影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一)活动时间: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
(二)特别展映:2025年7月至9月。
二、参赛对象
海内外高校大学生,毕业5年内的青年导演、剧本创作者、影视爱好者。
三、组织机构
(一)举办单位
1.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
2. 承办单位: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共青团重庆市委高校工作部、共青团四川省委学校部。
(二)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筹划、统筹协调、活动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
四、参赛条件及要求
(一)参赛条件
1. 参赛作品主创人员(包括编剧、导演、主要演员、摄影、制片等)须为国内外高校大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青年导演、剧本创作者、影视爱好者;
2. 个人或团队均可作为主体参赛,每个参赛主体报送作品数量不限,参赛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3. 参赛作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创作,参赛视频内容须符合大赛要求。
(二)作品要求
1. 微电影作品片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整体连贯顺畅,具备优秀的视听效果;
2. 所有参赛作品题材不限,须为MP4格式,用高清设备拍摄,画面分辨率为1080p(1920x1080)以上,码流不低于50Mbp。勿出现水印、夹帧、花屏、黑场、声画不同步、底噪过大、画面过暗和过曝等情况,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设置中文字幕;
3. 参赛者或团队对报送作品具有独立完整的版权,并允许赛事主办单位以公益目的使用,使用场景包含但不限于赛事宣传、推广、展映等。
五、活动报名
(一)报名方式
1. 高校推荐报名:由各高校团委和有关牵头部门负责收集本校作品及报名表,整理审核后将报名表和作品统一发送至组委会邮箱,各校团委自主制作的青年微电影,且符合本次活动要求的也可一并报送;
2. 个人参与报名:将报名表和作品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线下报名需现场将报名表、作品等相关资料提交至组委会工作人员处(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西路21号、成都市青羊区小南街99号)。
(二)报名要求
1.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5月31日24:00;
2. 报名官方邮箱:cqsdxsdyj@163.com(全国及海外参赛人员报名邮箱),srcjlzxxgb@126.com(四川参赛人员报名邮箱);
3. 基本要求:投稿者均需填写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具体到省、市、县、村,具体单位)、邮箱、电话、身份证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说明;
4. 邮件格式要求:备注为“报名单元 + 作品名称 + 作者名 + 联系电话 + 高校推荐/自主参赛”,报名表、内容介绍及参赛作品打包成压缩文件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
5. 线下报送作品格式要求:电子文件以U盘或DVD光盘为载体,并于盘面标注作品信息,提交至组委会办公室,格式同上;
6. 参赛须知:凡因提交的个人信息不全面而影响联络的,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参选作品不能含有色情、暴力因素,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参赛作品若在运送途中损坏、或存储内容无效,组委会通知参选者后,没有及时收到补寄作品的,组委会不承担相关责任,参赛者或团队对报送的作品具有独立完整的版权。对涉嫌意识形态问题的作品和涉嫌抄袭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并对造成的损失追究法律责任。
为鼓励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本届“大创慧谷”大学生(青年)微电影节增设最佳动画短片奖,原创动画、CG动画等均可参与此奖项评审。
为适应低空经济、水下运动、虚拟现实、AI创作、动画建模、视觉特效、光线渲染等发展需求,本届“大创慧谷”大学生(青年)微电影节除常规微电影单元外特开设技术创新微电影单元,凡采用创新型拍摄方式/技巧进行拍摄的作品均可报名此单元。
六、活动安排
活动分为作品征集、作品初选、作品复评、作品终审、闭幕式、特别展映六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作品征集
1. 时间: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
2. 作品征集:通过大赛专题宣传片、往届大赛片花合集宣发内容全媒体投放专题赛事页面,全面动员、全覆盖宣传,全球范围内相关高校组织参赛,广泛征集符合条件及要求的作品参赛。
(二)第二阶段:作品初选
1. 初选时间:2025年6月15日前;
2. 初选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川渝两地各7名影视专业评审专家。评选出符合大赛要求、有创意的80部作品进入复评环节;
3. 初选结果公布:在重庆人才工作网http://www.cqtalent.com、四川人才网http://www.scrc168.com公示3个工作日,并通过邮件、电话或微信告知参赛者。
(三)第三阶段:作品复评
1. 复评时间:2025年7月1日前;
2. 地点: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西路21号(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四川举办四川赛区选拔赛(四川传媒学院);
3. 评委组成:川渝两地各组织5—7名影视专业评审专家对作品进行复评及主题审核,评选出30部作品进入终审环节;
4. 复评结果公布:在重庆人才工作网http://www.cqtalent.com、四川人才网http://www.scrc168.com公示3个工作日,并通过邮件、电话或微信告知参赛者。
(四)第四阶段:作品终审
1. 时间:2025年7月15日前;
2. 地点: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西路21号(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
3. 评委组成:宣传部相关处室代表、人社部门相关处室代表、高校影视专业教授代表、电影协会代表、电影制片人协会代表、作家协会代表、知名影视创作人代表、知名演员代表等;
4. 终审结果公布:闭幕式现场公布。
(五)第五阶段:闭幕式
在闭幕仪式上为获奖作品举行颁奖仪式。
(六)第六阶段:特别展映及配套活动
1. 时间:2025年7月至9月;
2. 展映形式:对获奖作品进行为期3个月的特别展映;
3. 配套活动:优秀作品将由赛事组委会推荐参加其他大赛。对影视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五年内的青年影视创作者可参与影视人才培养计划,由专家团队和用人单位进行深度技能培训,帮助实现影视就业、创业梦想。
七、奖项设置与扶持
(一)奖项设置
1. 常规微电影单元:
(1)作品奖:评选最佳影片奖1名,奖励奖金1万元;最佳视觉效果奖1名,奖励奖金0.7万元;最具正能量奖1名,奖励奖金0.7万元;最佳动画短片奖1名,奖励奖金0.7万元。其余终审作品均获入围作品奖,无现金奖励。
(2)个人单项奖:评选最佳导演奖1名,奖励奖金0.6万元;最佳编剧奖1名,奖励奖金0.6万元;最佳摄影奖1名,奖励奖金0.6万元;最佳演员奖1名,奖励奖金0.6万元。
2. 技术创新微电影单元:
作品奖:评选最佳技术创新奖1名,奖励奖金1万元。其余终审作品均获入围作品奖,无现金奖励。
同一影片不可跨单元获奖,可同时参评本参赛单元的作品奖项和个人奖项,同类别奖项限获奖1次,如最佳影片奖获得者不可再获得其他作品奖项。
(二)扶持措施
1. 参与大赛并获奖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推荐入驻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并按规定享受免费办公场地、工商代办、设施设备扶持等;
2. 参与大赛的优秀创意作品将有机会推荐至重庆电影集团、重庆市制片人协会,获得商业开发机会;
3. 参与大赛的优秀团队有机会与重庆知名影视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享受专业影视公司技术、业务扶持等;
4. 参与大赛的优秀导演、演员有机会被推荐到影视剧组;
5. 参与大赛的获奖影片由重庆市大学生影视实训基地推荐参加其他相关大赛。
(三)组织奖励
各相关单位、组织、教师在此次电影节中贡献突出的,颁发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八、联系方式
(一)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联系人:谭雁鹏、郭全敏
联系电话:023—65780167、65788658
(二)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
联系人:陈奇、胡潇艺
联系电话:028—86115355
(三)共青团重庆市委
联系人:易世林
联系电话:023—63862256
(四)共青团四川省委
联系人:程枫淮
联系电话:028—86638105
附件: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青年)微电影节报名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共青团重庆市委
共青团四川省委
2025年3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