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18-04-26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社部的大力指导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党的十九大、贯彻党的十九大这一中心任务,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认真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相关要求,扎实推进人力社保法治建设,“法治人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署推进法治工作

    (一)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组织党组(党委)进行了专题学习。深化市人力社保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挥,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将法治工作摆在工作全局重要位置,对“法治人社”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人力社保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全部成立了专门的“法治人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抓总体、负总责,分管同志负责具体抓,为推进法治工作奠定了坚强组织基础。

    (二)科学部署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人社部2016—2020年的法治工作部署要求,制定了《重庆市人力社保部门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渝人社发〔2017〕26号),对2016—2020年的“法治人社”建设进行科学部署。从“依法全面履行部门职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8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形成了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完成时限、成效形式等,确保落到实处。印发了《2017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工作要点》(渝人社办〔2017〕80号)和《2017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工作任务分解表》(渝人社办〔2017〕79号),分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加强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已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三)推进新时代“法治人社”建设工作。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我们召开了全市人力社保法治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传达学习全国人社法治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总结交流全市“法治人社”建设新经验新作法,研究部署推进新时代全市“法治人社”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同志,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璧山区、铜梁区、垫江区等6个区县人力社保局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明确了推进新时代“法治人社”建设方向,即突出“四个着力”:着力完善人力社保制度体系,着力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深化普法宣传。

    (四)夯实法制机构和队伍基础。市人力社保局带头示范,为法规处增加了必备工作力量,确保行政复议调查和行政应诉出庭的设备、用车等保障;法规处主要负责人列席局党组会,参与重大决策研究审议,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法治建设中的统筹协调、督查指导、考核评价、参谋助手和合法性审查的主导作用。同时,建立了法治工作“5支队伍”: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成立了130余人的法治建设专兼职干部队伍;建立了80余人的法治联络员队伍;组建了18人的法律顾问团,首批聘请11名律师和法律专家作为外聘法律顾问团成员;组建了普法讲师团,建立了67人的普法讲师团队伍;组建了12支普法宣传队,1000余名普法宣传队员。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重视法律专业或法治经历,在法制工作岗位优先选配法制观念牢、法治能力强、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确保法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法治工作任务相适应。

  二、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普法宣传

    (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照国家和重庆市“七五”普法的要求,制定了《重庆市人力社保系统“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方案》,对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普法工作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行动、统一验收“四统一”,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贯穿始终。制定《重庆市人力社保系统2017年普法任务责任分解表》,确定了普法重点内容、重点对象,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保证了计划有内容、有对象、有措施、有要求,各项普法任务按期完成,达到了普法预定效果。

    (二)注重干部队伍法治教育。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多次组织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新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制度,将考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在全市人力社保系统组织开展“人力社保知识抢答赛”系列活动,与腾讯、大渝等网站合作,依托“重庆人力社保”“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微信公众平台,分片区赛和总决赛阶段,动员社会参与评选“最佳选手”活动,在全市人力社保领域掀起了“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热潮,并带动了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开展类似普法活动。

    (三)组建普法专业队伍。出台《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普法讲师团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普法讲师团成员的聘请原则、权利义务、动态管理等,吸引专家学者、律师、行业代表和本系统业务骨干加入人力社保普法志愿者队伍,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由67名成员组成的市人力社保普法讲师团。建立专门普法宣传队,市人力社保局按业务领域组建12支普法宣传队,2017年6月2日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普法宣传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为12支普法宣传队进行了授旗。各区县人力社保局对应建立普法宣传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普法宣传队员1000余名,普法宣传队组织开展了仲裁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维权进乡村等法律“八进”活动。

    (四)抓好重点对象重点领域专题普法。突出公务员队伍法治培训教育专题,出台《重庆市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24号),把法治教育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法治教育作为公务员初任、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每期班次安排不少于4学时的专题课程,切实提高其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突出农民工普法专题,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普法对象,发放《农民工手册》60余万份、宣传扑克牌20万副,涂刷宣传标语15418幅、户外广告877块,出宣传专栏539期,接受现场咨询6200余人次。突出就业创业专题,制作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视频3部,宣传资料8册,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5.6万份。以“渝创渝新”“春风行动”“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为平台,采用沙画、动漫、标语等形式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大型广告牌上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印制《重庆市企业人员分流人力社保政策问答》6万份,分发到有关企业,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实施人员分流。拍摄六集《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专题宣传片,在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自媒体中滚动播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突出医改专题,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宣传年活动,采用“渝保宝”与老两口拉家常的表现形式,制作了《渝保宝和你摆医改龙门阵》卡通片,介绍了实施医改的主要目的、内容、医保配套报销政策等,得到各级领导和参保群众的肯定。在“重庆社保”微信公众号开展了医改配套医保政策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共吸引约43万人次参与答题;制作专题图文介绍,为老百姓讲“干货”、支“实招”,通过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累计阅读人次近60万。突出人才服务专题,与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等媒体联合开展了“寻找最美工匠”评选活动,全面宣传促进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举措以及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在《重庆日报》开设“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专栏,从“人才新政、高端对话、引进人才重庆情愫、人才与重庆不得不说的故事”、“创业访谈”等,多角度、多维度全面宣传我市“鸿雁计划”人才政策和工作特色、亮点。

    (五)打造普法长效平台。对局办刊物提档升级,将原《重庆劳动保障》杂志更名为《重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版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每期刊登“以案说法”,以专刊、专栏、专访及局(处)长论坛等形式宣传解读人力社保政策法规。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设置专门的“依法行政”专栏,内设“法规政策”“法规信息”“法规问答”等普法板块,打造互联网普法阵地。在“重庆人力社保”微信平台设置政策宣传专门模块,为人民群众宣传部分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力社保政策。

   三、推进地方性立法,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一)稳步推进地方性立法工作。认真实施“十三五”立法工作计划,将《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修订工作申报列入了重庆市政府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倒排了时间表,协议委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修订的立法调研工作,形成了《关于修订

    (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开发、人事管理、劳动关系、公务员管理等领域政策理论研究工作,2017年制定相应行政规范性文件51件。《关于印发重庆市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重庆市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关于印发重庆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意见的通知》《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关于印发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全市人力社保事业发展和深化人力社保领域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三)规范性文件管理实现新突破。组建行政规范性文件综合性审查委员会,实施综合性审查,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舆情信访评估、市场公平性审查整合到综合审查中,提高了审查质量和效率。建立法律顾问团队伍,首批外聘11名法律专业人员为法律顾问团成员,并将征求法律顾问意见作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必经程序。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在办公内网系统中建设规范性文件综合审查业务系统模块,合理设计审查运作流程和要件,规范审查程序,审查过程规范透明化,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实现“应审尽审、应备尽备”。

    (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注重听取各方意见,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信息网”平台开设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信息公开的平台。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分级备案目录制度。制定法律顾问团办法,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将合法性审查和征求法律顾问意见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四、全面深化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一)依法全面履职。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强改革、促创新、补短板、防风险,全面推进依法履职。完善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贫困人员就业帮扶、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重点产业用工保障等工作;稳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政策落地、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等重大改革,基本养老金调待、社保降费减负、扩面征缴、市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出台重庆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建立人才服务证制度,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大对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资助,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选派7名选手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1金2银4优胜佳绩;推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职务序列改革,抓好司法体制改革配套政策落地,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试点,分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组团招聘、高校优秀毕业生现场招聘、基层紧缺实用人才考核招聘;出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类管理办法,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创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示范区建设,规范仲裁程序,加强预防调解示范和裁审衔接,全面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同时,“互联网+人社”行动全面开启,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渝顺利召开,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重庆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部市共建的中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期全面建成,陈敏尔书记、尹蔚民部长等多位市领导、部领导先后到产业园实地调研,并给予肯定。

    (二)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专项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行政许可大厅,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分别编制了行政许可办事指南、绘制并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图,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推进网上审批改革,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网上办理;推进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迎接了国家发改委对“双公示”信息公开的第三方评估,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市政府关于行政权力、责任事项清单动态管理要求,编印《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权力责任清单手册》,实行动态管理。成立了市人力社保局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适当下放“职业资格证书核发”“港澳台人员来渝就业许可”等行政审批权限,累计取消、精简行政审批5项,将“外国人来渝工作许可”与“外国专家来渝工作许可”合并到市外专局统一实施。进一步简化优化公共服务,精简公共服务流程31项,推进“互联网+”在公共服务中的深度应用。进一步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打造面向群众的“023”社保在线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在线社保查询、养老待遇估算、参保证明打印等社保经办服务,平台上线不足一年,已覆盖超过500万重庆家庭,使用总人次近1200万,“重庆社保”官方微信号在市级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多次进入前三甲;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建设,重庆市于2017年2月正式接入国家平台运行,成为全国首批上线运行省市之一,截至2017年底,重庆市接入全国平台医疗机构92家,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备案3万多人;进一步规范全市业务经办、制定完善经办规程,促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施、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调整等改革事项的稳步有序实施。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严格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惠民政策;实施“互联网+就业”行动,初步建成全市就业可视化决策展示平台,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创新开通失业保险支持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网上申报,劳动者利用微信或网络上传身份证信息,系统后台通过人脸识别完成申请,真正实现“零资料不跑路即可办事”。创新人才服务,建设人才服务大厅,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高层次人才服务”,将高层次人才居留许可、签证、户籍、就医、子女入学等多项服务整合办理,通过网络系统受理高层次人才服务申请,专人对接市公安局、市卫计委、市教委等部门,让数据代替人跑路,大大节省了人才的时间。充分发挥12333电话咨询服务在解答群众疑问、畅达社情民意和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重庆市12333服务热线先后被人社部评为“人力社保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国12333示范单位”,被重庆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四)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全面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市人力社保局持证执法人员全部上网公布,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也对照依法行政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务员平时考核暂行办法》,将行政执法人员纳入考核体系,采取“周记实、月考核、季审定”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作为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参考。组建专门课题组,研究制定了《重庆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出台了《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员管理;印发专门通知,统一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和证件编号。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开展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加强对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认定和能力提升,组织参加了人社部基金监管局组织的初任培训,开展了全市执法人员基金监督检查证年检和换证培训,举办了重庆市社保基金监督系统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实施。实施了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在市人力社保局公众信息网上公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依据、办事流程以及法规政策等信息,自觉接受监督。实施了执法案件评查,开展了执法案例研讨活动。制定了《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对107项具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事项进行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范围、种类、幅度,规范了执法行为。出台了《重庆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失信惩戒办法》,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种类、违法行为的认定、严重失信行为认定和具体惩戒措施,以及信息的共享机制建立及部门联合惩戒等进行了明确。开展了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将评价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诚信等级评价为B级的3户、暂未进行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的13户次,取消了其评选全国就业扶贫基地的资格。推进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示范区建设,13个区县开展了创建工作。普遍推广了“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建设应用了劳动保障执法办案系统,所有案件全部网上办理。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扎实开展了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组织开展了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

    (六)健全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社会保险欺诈行刑衔接制度,联合重庆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高法院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欺诈案件查处和移送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联合重庆市公安局对南岸区、渝北区、石柱县等地发生的重大社会保险欺诈案件现场执法和督导。针对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对具体法律法规理解争议分歧问题,在与重庆市高法院签订的数据交互战略协议中,明确建立分层级、分业务领域、分片区的研讨机制,着力研究解决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涉及人力社保领域法律法规政策适用分歧和争议问题,积极推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裁审衔接,“欠薪入刑”“骗保入刑”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衔接等。

  五、加强复议应诉工作,妥善化解行政争议

    (一)创新工作机制。以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为问题导向,坚持制度先行,出台《人力社保系统行政应诉办法》。完善处内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办理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实行了行政复议专案论证机制。行政应诉实行主办协办制,两人办理,互相协作出庭应诉事宜。

    (二)实现行政复议应诉办案信息化。行政复议和应诉信息管理系统于2017年1月1日全市上线运行,并不断完善系统操作流程和功能设置,陆续研发了统计报表、知识库、电子公章、文书管理中心等功能。系统已初步呈现“规范精细、预警提示、知识共享、数据分析、跟踪督促、操作便捷”六大特点。

    (三)行政争议化解质效进一步提升。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情况分析通报,对2016年全市人力社保行政复议应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通报,起到了较好警示和预防效果。加强案例研讨工作。积极做好出庭应诉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案件审判。严格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对行政行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

    (四)开展行政应诉专题分析。加强行政复议应诉情况分析通报,形成全市人力社保系统2016年度行政应诉情况专题分析报告,汇编《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16年度行政应诉败诉情况分析报告暨典型案例选编》,在全市法治人社工作座谈会上印发,为领导决策、政策完善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参考。首次进行发布《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十大典型案例汇编》,指导全市人力社保部门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六、强化法治监督,依法处理矛盾纠纷

    (一)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公务员诚信建设,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培训,将公务员诚信作为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必要条件,在公务员平时考核中将失信列为负面清单,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并在部分单位试行。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动加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重视媒体监督和网络监督。进一步畅通了投诉举报监督渠道,在公共信息网中开设了投诉举报专栏,“重庆掌上12333”手机APP正式运行,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系统上线试运行,劳动者可通过经办窗口、门户网站、“掌上12333”APP、12333电话进行举报投诉;建立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投诉举报登记制度,由“12333”集中对各渠道接收的举报投诉案件信息统一登记录入到市级联动处理系统进行分送、流转,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咨询政策。

    (二)依法处理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在西部地区率先制定了《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已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发布。注重劳动者权益保护,先后开展农民工“春暖行动”、小企业劳动合同实施行动以及建筑、劳务派遣等专项治理。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和办公室,全市共建立各级三方组织950个。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陆续制定了《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旁听规则》《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当事人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处理规则》。建立了全市仲裁案件办理立案公开、开庭公开、结案公开制度,以及全市仲裁机构、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全市41个仲裁院实现案件办理、疑难解答、机构人员全面公开。改进仲裁办案方式,开通“网上仲裁”,当事人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网上申请劳动仲裁、网上查询仲裁公告及网上接收文书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劳动者维权。继续推进巡回仲裁工作,建立巡回仲裁庭、派驻仲裁庭制度,把仲裁庭设到企业、街道等一线,切实做到办一个案子、教育一片、引导一方。持续推进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性为内容的“四化”建设,努力提升调解仲裁办案效能。

    (三)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构建12333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网站、自助服务一体机等多元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及时传递政务信息。在本部门公共信息网站、微信平台等设立了“规范性文件”栏目,;设置了“政务信息”“依法行政”等专门板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