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
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渝人社职行办〔2020〕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局机关有关处室、局属有关事业单位: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0年工作要点》已经市人力社保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确定本单位年度重点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市人力社保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稳就业、促创业和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及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适应就业创业和企业需求,创新政策,精准实施,协力推进,进一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达到410万人以上,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3.9%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120万人以上,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9.2%以上。
一、分类细化目标任务。分类制定市级有关部门培训计划,收集各区县就业人口,测算区县技能劳动者、高技能人才数量,研究确定区县目标任务和结构指标,协商市财政及时下达专账资金,并做好指导实施。(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规划财务处、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第一位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分类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制定细化高危行业企业职工、医疗护理员、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新职业从业人员等培训计划,全年分别培训3万人次、1万人次、0.5万人次、1万人次、0.5万人次。落实《重庆市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全年培训3.5万人次以上。遴选认定一批新职业培训机构,围绕我市新兴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农民工工作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三、加快实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丰富线上培训资源,扩大线上培训覆盖面,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2020年底实现“四个一”目标:建成1个全市统一的线上培训服务系统,遴选10家以上优质第三方线上培训平台和课程平台,推出覆盖100个以上职业(工种)的数字培训资源,全年开展10万人次线上培训。(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农民工工作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四、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将新型学徒制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打造“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全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5万人次。(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五、扎实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加大扶贫培训力度,推行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工单式就业“三单式”培训模式,全年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1.5万人次,其中开展鲁渝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次,帮助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应训尽训”,高质量完成技能扶贫任务。(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六、推进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统筹推进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加快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快推进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探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建立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监督管理平台,实施“互联网+评价监管。加快推进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全年新增1万名高技能人才。(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七、落地落实补贴政策。会同市财政局制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细化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培训职业(工种)范围,健全培训补贴标准,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就业重点群体职业培训生活费(含交通费)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农民工工作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八、实施政策业务培训全覆盖。组织区县人力社保部门、企业、培训机构负责人,开展10场次集中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实施职业培训机构师资提升计划,分类别开展理论知识、通用职业素质、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和新职业等专项培训。组建职业培训师资库、专家库,编制100个左右职业(工种)培训规范,引导培训机构按纲施训、依规组训。指导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全覆盖开展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政策业务培训。(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九、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以“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为主题,采取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制发1批宣传资料,投放1批公益广告、政策宣传动漫,录制1批技能人才专访、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专题片,开展12333咨询服务和统一咨询日活动,大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和技能扶贫的政策措施,提高社会知晓度、关注度,强化舆论监督。(责任单位:政策研究处、职业能力建设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市人力社保信息中心)
十、优化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线上培训服务系统,建立劳动者职业培训电子档案,推动培训信息与就业、扶贫、民政、社会保障、人才评价等信息联通共享,坚持“凡补必进、不进不补”,实现实名管理、过程监管、资金补贴、证书查验、课程引入、信息发布等功能,完善人脸识别、随机验证、影像留存等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管措施。(责任单位: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市人力社保信息中心)
十一、强化提升行动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工作制度,统一统计口径,明确各级各部门统计工作职责,按期做好月度数据报送、季度数据分析,从源头抓好统计数据质量,做好统计结果运用,服务提升行动开展。(责任单位: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职业能力建设处、农民工工作处)
十二、加强职业培训便民服务。以提升职业培训补贴便利性和有效性为核心,推进补贴网上申请,简化补贴办理流程,缩短补贴发放周期,培训开班申请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梳理收集市、区县两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项目、培训机构、评价机构目录和办事流程,向社会公众发布。(责任单位: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农民工工作处)
十三、做好培训机构监管。修订全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严把机构入口,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全年抽查30%培训机构。指导督促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核定的办学类型、范围(职业、工种)和办学区域开展培训活动,建立培训机构黑、红名单制度,及时将不合格培训机构移出提升行动机构目录。启动重点职业(工种)培训规范研究,完善培训过程监管和质量监管制度。(责任单位:职业能力建设处、农民工工作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十四、做好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第三方全覆盖绩效评估,查找分析风险隐患,优化资金计划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稳定运行。(责任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处、规划财务处、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职业能力建设处、农民工工作处、市就业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