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中国组织人事报: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金刚钻”

日期:2024-04-15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既需要“高精尖”科技人才,更需要大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具备现场技术处置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电焊工孙景南交流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总书记这番饱含深情的话,充满着对劳动者的敬意,更揭示了大国工匠、技能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既需要“高精尖”科技人才,更需要大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具备现场技术处置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新质生产力之“新”,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是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是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可持续性发展更强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之“质”,指向科技创新含量,核心是科技,关键在质优,意在强调科技创新服务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创新离不开技能人才的精湛技术、精工精神。当前,技能型人才技岗不匹配、社会认可度不高仍是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把更多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把握发展主动,以人才培养之“质”驱动科技创新之“质”,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之“质”。


新质生产力之“产”,指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工人对于产业发展的嗅觉最为灵敏,尤其那些担当产业领军人才的大国工匠,他们既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工匠良师”,更是发展新兴产业的“精锐主力”。他们攻关卡脖子难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撑腰”;又传承工匠精神,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育才”;更利用技术优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路“护航”。这样的工匠大师要越来越多,既立“顶天立地”之姿,又成“铺天盖地”之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的深度应用。要让以AI数字工匠、大数据产业工匠、智能产业工匠为代表的复合型、数字型工匠,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之“新”的大树。


新质生产力之“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强大国工匠培育力度,集聚政校企三方优质资源实现办学入企、办学入园,人才共培、供需匹配,围绕新质生产力新增专业点,调整、淘汰传统落后专业点,建设工学一体化专业、品牌专业、特色(精品)课程等,不断提升专业与新质生产力关联产业的对接率,培养更多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凝聚工匠之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宋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