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赛场人物特写(下):高手过招“各美其美”,共同演绎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日期:2023-03-20

    95后选手用创新技艺点亮羌绣文化之美、拥有百万粉丝的美食达人秀厨艺获网友点赞、“智能+技能”的火花在赛场处处可见、美发大师公正点评为作品“画龙点睛”……“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中,一幕幕生动的镜头,无不体现着技能让生活更美好,无不体现着川渝技能健儿的新时代工匠风采。



    美发项目裁判长 聂凤:

    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聂凤为选手作品评分



    “在这次比赛中,不管是四川选手还是重庆选手,每一位都像是‘练家子’,一看他们就是在赛前练习准备了很久,非常认真。”美发项目裁判长聂凤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选手的操作。

    2015年时,聂凤还是一名青涩的参赛选手,她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中崭露头角,一举夺冠实现我国世赛金牌“零突破”,成为我国首位女性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她还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全国十佳巾帼建功标兵”“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

    时光镌刻足迹,岁月见证成长,如今她已完成从学生到教师,从选手到裁判长的蜕变。她坚持认为,美发不只是“洗剪吹”,而是一个创造美的事业,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她表示将全力以赴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虚拟现实工程技术项目参赛团队:

    让虚拟现实技术运用更好服务创新发展


▲王立伟团队正在进行展示



    “戴上VR眼镜,拿起手柄,就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随意拾起或放下物品·····”虚拟现实工程技术项目比赛中,王立伟和另外两位队友通过VR设备对设计作品进行着展示解说。“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大型比赛,但是在两位队友的帮助和协作下,相信这次比赛会取得好成绩的。”重庆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曾任霞信心满满。

    这是一个变革和创新的时代,VR购物、VR游戏等都被人们熟知。王立伟认为:“在未来,虚拟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会不断研发和创新,使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助力产业多元化发展。”据了解,王立伟曾参与国庆70周年阅兵仿真系统开发并作出突出贡献,还作为年轻的“老一辈”工程师培养了众多新人。


    乡村菜品烹饪项目选手董政霖:

    比赛作品“巴山渝水”大获网友称赞


▲董政霖正在制作“巴山渝水”冷菜拼盘



    在乡村菜品烹饪项目现场,选手董政霖仅用黄瓜、胡萝卜和火腿肠等简单食材,拼凑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巴山渝水”冷菜拼盘,让人宛如身处三峡流水之中。董政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厨艺人”,还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美食达人。

    把豆腐切成一根根能穿过针眼的细丝、在气球上切肉丝、展示蓑衣黄瓜刀法······他热衷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分享美食创意作品,收获一大批网友的赞叹:“这才是中国大厨的刀工!”“太厉害了,练成这样他肯定付出了很多。”

    在众多的称赞中,董政霖依然不忘初心。作为重庆轻工职业学院的烹饪专业教师,他时刻提醒自己不断钻研厨艺技能,也把更好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原本提早结束比赛的他第二天依然出现在赛场,他说:“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能多看一眼是一眼,回去后还要分享给我的学生,也激励他们多参加比赛不断成长。”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项目选手董川:

    “技能+智能”点燃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董川在比赛中



    在分析潜在客户预测、人脸检测、机器翻译三个板块考核中,董川聚精会神,沉着应战。“此次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我们这类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能的好机会,也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有信心。”董川激动地说。

    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教师,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业潜能。他曾多次指导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事实上,他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近年来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培训会”“暑期教师研修”“在线课程学习”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期间主编专业教材1部,参编专业教材2部,主持重庆市级教研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教研课题3项。


    刺绣项目选手陈昌敏:

    新生代为羌绣技艺传承注入新活力


▲陈昌敏在比赛中



    “这次比赛的图案是荷花,但是和传统单一的针法不同,我融入了多种针法,在颜色的搭配上也更大胆了一些。”作为“95后”,陈昌敏对刺绣艺术的创新传承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她看来,刺绣不是对传统纹样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不断适应时代变化,要把传统元素和当下人们的审美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和吃穿住行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陈昌敏自幼学习羌绣技艺,熟悉羌绣的各项技术,擅长把新工具、新技术、新科技应用到羌绣中,善于从年轻人的视角去设计构图,创绘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花纹。至今,她已经研发50余种原创文创产品,受到一大批年轻人的喜爱。除参加羌绣展示60余次之外,她还为羌绣爱好者提供免费教学培训及制作材料,培训绣娘5000余人,曾获得2017年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授予的创业之星奖。

    她坚定地说:“我会将传统羌绣与时代发展相融合,以碰撞出更多新火花,让羌绣技艺可以代代相传。”


    来源:重庆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