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开展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的通知》(人社部函〔2024〕49号),市人力社保局、市红十字会在全市红十字系统范围内开展了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经逐级推荐遴选,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确定了大足区红十字会1个集体、秦红梅1名个人作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市正式推荐对象。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正式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4年7月29—8月2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电话、邮箱、来访等方式向市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信函的,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联系电话。
联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联系电话:88979859、88152785(传真),邮箱:18223452358@163.com,地址:渝北区春华大道99号北区1号楼1301室。
联系单位:市红十字会,联系电话:61758058、61758053(传真),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支路2号611室。
附件: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及其事迹材料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红十字会
2024年7月29日
附件
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及其事迹材料
一、先进集体:大足区红十字会
重庆市大足区红十字会为正处级全额拨款参公事业的群团单位,核定编制9名,实有在编人员7名,其中党员7名,内设办公室和赈济救护科两个科室。
募资募物扶危难,再苦再累也心甘。重庆市大足区红十字会始终将筹资募捐、扶危济困作为重点工作。他们为募集更多资金和物资,充分借助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慈悲为怀是本分,千手千眼度众生。但愿善心处处有,人人皆可为观音”的美丽传说,利用节日节点大规模开展宣传和募捐活动,近十年来,重庆大足红会人以献身崇高的人道事业为己任,秉承磨破嘴、跑断腿的工作准则,不辞辛劳,动员社会各界慷解献爱心,截至2024年6月27日,共募集款物 23796万元。涵盖卫生事业定向资金、“慈善双日捐”、红十字99公益项目资金等多个方面,其中物资捐赠折价808万元。
“三救”工作惠百姓,形式多样美名扬。一是勇往无前,争当应急救援先锋。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重庆市大足区红十字会总是迅速响应,积极投入救援工作。2021年11月和2023年3月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和救援队,参与全国联合救援4起,包括河南暴雨救灾等,还参与区内山火扑救、抗洪抢险等30余起救援任务,为区内救援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心有大爱,擦亮人道救助名片。重庆市大足区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人道救助工作。通过设立救助基金、开展募捐活动等方式,为贫困家庭、学生、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生活救助和关爱,近10年实施人道救助5286人次,救助金额达1071万元。关爱抗战老兵50人次,共计45万元,“困难群众大病救助”111人,资金144万元,2023年、2024年“星火助学”项目6万元,90人次。三是扎实推进,铺展应急救护蓝图。大足区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2015年以来开展“五进”培训约 9.25万人次,2022年培训 30832人,2023年培训 31205人,居全市前列。2023 年为人员密集处配备20台AED并配备专业培训人员。
“三献”工作汇爱心,点亮生命新希望。“三献”工作获群众认可,参与率大幅提升。59岁的周某某累计捐献血小板95次,全血30000毫升,3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大足区2018 - 2021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410人,近五年无偿献血2.55万人、献血量825万毫升,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552人,2022 年成功捐献干细胞1例,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2570人,实施捐献器官40人。
基层组织争先进,激发基层新活力。重庆市大足区红十字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拓展基层组织覆盖面。成立层红十字会组织470个,有现有团体会员6个,成人会员1890人,青少年会员23976人,注册志愿者755人。他们坚持以创建先进为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抓手,自筹资金15万元,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动全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2023年3个基层红十字会成功创建区级示范单位,1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市模范单位。
项目建设展博爱,勇于担当显真情。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实现以项目造福民众。2011年修缮道路、建设图书室,2015年建设“博爱广场”,2016年建设“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基地”,2019年建设“红十字救护站”,2021年建设“黄房子”美育教室。
表彰奖项。2015 - 2023年连续9年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宣传先进集体三等奖。2014年获市红十字基金会募捐筹资救助工作一等奖,2015 - 2019年获特等奖。2022年、2023年市红十字会目标考核均居全市第三名。红十字会基层组织龙岗街道累丰社区在2020年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通桥街道山湖社区2023年成为全市第三批红十字基层组织模范单位的执行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红十字会以实际行动诠释红十字精神,成为楷模榜样,激励更多人投身红十字事业,为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二、先进个人:秦红梅同志
秦红梅,女,汉族,1970年12月生,市委党校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市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外联部部长。
争做红会事业的推动者。她参与编写《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指南》,为国家红十字事业发展献智献力。创新打造“红十字会法宣传专列”,重庆首推获全国点赞。深度参与《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条例》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起草修订,深入基层普法宣讲,推动重庆红会的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善做人道精神的传播者。她主创应急救护公益歌曲《一秒万年》获全国总会庆祝120周年原创歌曲评选一等奖。她全身心投入挖掘红十字历史文化,自费奔波各地收集红十字历史文化资料,筹建重庆市红十字运动历史文化陈列馆,为青海省红十字玉树灾后重建实物档案馆捐赠文物,对传承中国红十字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创新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红十字公益IP“红心侠”。在组织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时,她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红十字声音,努力推动重庆红会工作先后被央视宣传50余次,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全国各大主流媒体报道380余次。她策划编写《生命的乐章》《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甘秀妮的护理故事》等,成功推送第45届、第49届两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最美救护员,优秀志愿者、会员之星、慈善人物等50余名,通过选树先进典型,激励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她代表重庆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理事会上交流发言,多次在全国和各省市分享重庆经验。她自主研发《新时代的人道力量》红十字运动知识传播课题,在全市上下开展宣讲80余场。
勇做器官捐献的开拓者。她撰写的《中国红十字会参与器官捐献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意义》获全国红十字系统优秀作品奖。她在首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作为全国红会系统唯一代表交流发言,有力提升了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器官捐献事业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她成功协调重庆首例涉外器官捐献,主编《跨越国界的生命礼物》纪录片在第27届世界器官移植大会上展播,参与策划的“一个人的乐队”公益传播获中国新闻奖,牵头创作器官捐献公益歌曲《重生》获总会庆祝120周年原创歌曲三等奖。历经八年的不懈坚守与奋斗,她推动重庆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从每年1例、到年捐献量突破100例,挽救了30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她在推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建设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牵头承办“2019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全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她创新策划并主办“全国首场器官捐献墓园公益婚礼”,引发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获得总会领导肯定和多位市领导批示表扬。她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展的“用A4纸向器官捐献者祈福”以及生命接力“晒卡”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推广。
勤做志愿服务的践行者。她推动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开创重庆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7年来培育开展265个志愿服务项目,发起的“博爱山城”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重庆慈善奖。她用实际行动带头投身在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第一线,先后发动网络众筹募集25万元,成功挽救器官捐献家庭早产双胞胎母子三人生命,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关爱器官捐献家庭孩子专项救助资金。她认养并捐助困难家庭孩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方筹措助力,甚至自行出资帮扶身患重病的志愿者家庭渡过难关;协调救助畸胎瘤弃婴“小得救”,成功挽救其生命,并带领志愿者坚持关爱10余年;动员爱心企业捐赠250万元款物救助甘肃地震灾区;推动重庆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从小到大,涵盖无偿献血、遗体器官捐献、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等领域,辐射带动全市500余支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60000余名志愿者,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