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示信息
​关于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日期:2023-09-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93号),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联在全市工商联系统内开展了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推荐工作,经逐级推荐、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通过全国评选表彰工作办公室初审,确定了九龙坡区工商联作为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正式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3年9月22—28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话、来访等方式向市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信函的,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联系电话。

      联系单位:市工商联,联系电话:67516775、67516732,地址:江北区北滨一路359号工商联大厦505室。

      联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联系电话:88979859、88152785(传真),地址:渝北区春华大道99号北区1号楼1301室。


      附件: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及其事迹材料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

           2023年9月22日




附件


    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

    重庆市正式推荐对象及其事迹材料


      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正式推荐对象:九龙坡区工商联

    九龙坡区工商联紧紧围绕“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目标,聚焦“两个健康”,落实“四会”要求,大力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所属4个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

    坚持政治建会,不断增强工商联“向心力”。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先后编印期刊资料8000余册,组织专题学习130余次,开展主题宣讲60余场,有力推进了理论学习宣传贯彻进机关、进商会、进企业。二是教育引导走实走深。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企业家精神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时常邀请区主要领导出席工商联活动为民营企业加油鼓劲,及时传递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组织会议培训、实地参观、网络宣讲等活动上百次,受众达上万人次,有效增强了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定力和发展信心。三是商会党建见行见效。聚焦“党建赋能、商会聚力”,组建红岩党员志愿服务队,挂牌“共产党员经营户”,开展党组织书记述职交流、“行走的党史课”学习教育和“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等活动,积极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高质量完成商会党建试点工作,商会党组织发展到35个、组建率达81.4%。

    坚持团结立会,不断增强工商联“凝聚力”。坚持在“商”字上做实文章,在“联”字上狠下功夫,不断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一是抓基层商会扩面提质。大力发展商会组织,现有所属商会43个,覆盖我区50%以上民营企业较集中的行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行业商会覆盖主导产业、镇街商会实现全覆盖、异地商会集群抱团发展的区域优势。大力开展“四好”商会创建工作,4个商会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2个商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二是抓会员队伍扩容增量。科学制定会员发展和组织建设规划,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会员覆盖面,同步发展行业领军企业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入会,持续推动会员队伍扩容壮大,会员数量达到1.4万个、居全市第一。三是抓代表人士储备培养。区工商联系统2人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13人进入市工商联执委会,有市人大代表6人、市政协委员5人,区人大代表58名、区政协委员50名。近两年,共提交人大建议134件,政协委员提案136件,社情民意30余篇,多条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部分建议如《关于营运性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中增加国防交通法教育的建议》推进了重庆市国防交通和应急运输队伍建设;《关于取消长江货物港务费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转化为国家党政决策,惠及我国数千家水运企业。

    坚持服务兴会,不断增强工商联“创造力”。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推动成立以区长为总召集人、由43个区级部门组成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区级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评选表彰“振兴九龙新龙商”等机制,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6月,全区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 21.1 万户、占全区市场主体总量 98.6%、居全市第一。二是强化协同联动。联合职能部门出台“市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36 条”的6个区级配套政策,推动“激发市场活力”108 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落实“一企一专员”制度,定期收集民营企业困难诉求,形成诉求清单、问题清单,并持续跟踪推动问题解决;构建“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三级服务体系,做好推送产业政策、布局行业规划、跟踪发展动态等工作。三是加强交流互动。与20余地工商联签订友好工商联协议,组织企业到浙江、广东等地招商考察,承办长江经济带青年企业家联盟成立暨重庆对话交流活动、全国工商联第五届青年企业家峰会平行分论坛、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峰会等重大活动,通过以商招商、以会引企,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4个、资金超10亿元,促成多个项目在成都、广安、城口等地落地。

    坚持改革强会,不断增强工商联“影响力”。深化巩固群团改革成果,改进区工商联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努力推进工商联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一是持续深化工商联改革。修订完善工作制度20余项,积极推进服务发展、商会改革发展、“网上工商联”建设等工作,打造了“民营企业之家”“税企之家”“检察服务室”“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等工作品牌,“万所联万会”机制做法入选全国工商联典型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工商联调研以及市工商联和区级重要会议作交流发言10余次,区工商联连续3次被认定为全国“五好”工商联,2022年被认定为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二是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参加“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对口帮扶、疫情防控等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多个商会和会员受到全国工商联、市工商联、区委区政府表彰,区工商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三是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九久满意亲清联盟”平台建设,畅通政企沟通联系渠道。率先在全市制定清廉民企建设团体标准和评价指标,同步选取5家企业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清廉民企建设样本。配合纪检监察“码上监督”,探索实施“有事必到、无事不扰”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位”的新型政商关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