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规范性文件

下载文字版 下载图片版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

渝人社发〔2015〕25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新区社会保障局,万盛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前,我市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准确掌握企业用工情况,科学分析就业形势,现就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整合两项监测,扩大监测范围

将企业用工监测、失业动态监测两项合并为统一的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2016年1月,全市监测企业规模扩大至3000户。各区县(自治县)要按照《监测企业任务分解表》(附件1)要求,在将本地区失业动态监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企业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的基础上,做好监测企业扩面工作,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监测范围。

二、优化监测结构,提高监测质量

各区县(自治县)要参照《重庆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的行业布局组织监测企业。在行业分布上降低传统制造业企业比重,积极吸纳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企业。在企业规模上积极吸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业企业等用工规模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

三、完善监测内容,统一填报系统

整合后的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结合人力资源服务联盟、职业培训等就业创业重点工作,增加了企业用工需求、紧缺工种等监测指标,形成《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指标体系》(附件2)。

2016年1月起,监测企业按月通过“重庆市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系统”一次性填报数据,各区县(自治县)按时汇总审核上报本地区监测数据,并分别开展数据分析。市就业局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分析,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四、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自治县)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员。加强对企业的督促指导,严格审核数据,强化数据分析利用,提高统计分析质量。

(二)各区县(自治县)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财政部门做好经费保障,按照相关规定专款专用,用于业务培训、企业信息采集、调查分析等项目支出,确保监测工作有序推进。

(三)各区县(自治县)要指导企业按时通过系统填报数据,于每月30日前汇总上报本地区监测数据(遇节假日提前),次月5日前按业务类型分别上报分析报告。监测数据发生较大变化或出现异常情况,需向市就业局说明原因。请各区县(自治县)于12月18日前完成监测企业组织工作,并将《监测企业基本信息表》(附件3)纸质件(加盖公章)及电子文档报市就业局。

联系人:廖燕(负责企业用工监测)

联系电话:88633791,88633778(传真)

电子邮箱: jyjsck67510722@163.com

联系人:尹伟(负责失业动态监测)

联系电话:88633810,88633805(传真)

电子邮箱:2633266792@qq.com

联系人:周乐(负责填报系统维护管理)

联系电话:88633996

电子邮箱:5182620@qq.com

 

附件:1.监测企业任务分解表

      2.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3.监测企业基本信息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12月14日  

 

 附件1

监测企业任务分解表

单位:户  

项目

合计

制造业

批发和

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重庆市

3000

-

-

-

-

-

-

-

-

万州区

100

<40

>20

>5

>5

>2

>1

>20

>10

黔江区

70

<10

>10

>1

>5

>1

-

>10

>5

涪陵区

90

<40

>20

>5

>5

>2

>1

>20

>10

渝中区

120

<10

>30

>5

>5

>5

>4

>30

>10

大渡口区

80

<20

>10

>5

>5

>1

>1

>10

>5

江北区

120

<20

>20

>5

>5

>5

>3

>30

>10

沙坪坝区

120

<50

>30

>5

>5

>5

>1

>20

>10

九龙坡区

120

<20

>30

>5

>5

>5

>2

>30

>10

南岸区

120

<30

>30

>5

>5

>5

>1

>30

>10

北碚区

110

<50

>20

>5

>5

>2

>1

>20

>10

渝北区

120

<50

>20

>5

>5

>5

>4

>20

>10

巴南区

110

<40

>20

>5

>5

>5

>1

>20

>10

长寿区

100

<20

>10

>3

>5

>1

>1

>10

>5

江津区

100

<30

>10

>3

>5

>1

>1

>10

>4

合川区

100

<30

>10

>3

>5

>1

>1

>10

>4

永川区

100

<30

>10

>3

>5

>1

>1

>10

>4

南川区

80

<30

>10

>2

>5

>1

>1

>5

>4

綦江区

70

<10

>10

>5

>5

>1

-

>5

>5

大足区

70

<20

>10

>2

>5

>1

-

>5

>4

潼南区

70

<35

>10

>1

>5

>1

-

>5

>4

 

铜梁区

70

<35

>10

>1

>5

>1

-

>5

>4

荣昌区

70

<30

>10

>1

>5

>1

-

>5

>4

璧山区

80

<40

>10

>1

>5

>1

-

>5

>4

梁平县

50

<10

>5

>1

>2

-

-

>5

>4

城口县

30

<5

>5

-

>2

-

-

>1

>1

丰都县

50

<10

>5

>1

>2

-

-

>4

>3

垫江县

50

<20

>5

>1

>2

-

-

>4

>3

武隆县

50

<10

>5

>1

>2

-

-

>4

>3

忠县

50

<10

>5

>1

>2

-

-

>4

>3

开县

80

<30

>5

>1

>5

-

-

>5

>5

云阳县

40

<10

>5

>1

>2

-

-

>4

>4

奉节县

40

<10

>3

>1

>2

-

-

>4

>4

巫山县

40

<10

>3

>1

>2

-

-

>4

>4

巫溪县

40

<10

>3

>1

>2

-

-

>4

>4

石柱县

40

<10

>3

>1

>2

-

-

>4

>4

秀山县

40

<10

>5

>1

>2

-

-

>4

>4

酉阳县

40

<10

>5

>1

>2

-

-

>4

>4

彭水县

40

<10

>5

>1

>2

-

-

>4

>4

北部新区

80

<15

>10

>2

>5

>1

>1

>10

>4

万盛经开区

50

<10

>5

>2

>2

-

-

>4

>

 备注:监测企业须将失业动态监测、人力资源服务联盟现有企业全部纳入。

 

 附件2

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一、基本情况

(一)本月经营状况           (单选:a.好,b.正常,c.难);

(二)预计下月经营状况           (单选:a.好转,b.持平,c.下滑);

(三)月末员工人数          人;

二、离职情况

(四)本月离职          人;

1.离职方式:辞职          人,辞退          人,其他方式离职          人;

2.离职岗位类型:普工类          ​​​​​​​人,技术类          ​​​​​​​​​​​​​​人,管理类          ​​​​​​​人;

3.员工减少类型(当本调查期期末员工人数少于上期期末员工人数时填写):          ​​​​​​​(单选:a.自然减员;b.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c.业务转移;d.停业整顿;e.关闭破产;f.经济性裁员;g.其他);

3.1说明          ​​​​​​​​​​​​​​          ​​​​​​​​​​​​​​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3.2主要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3.2.1主要原因说明          ​​​​​​​​​​​​​​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3.3次要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3.3.1次要原因说明          ​​​​​​​​​​​​​​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3.4第三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3.4.1第三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三、招聘情况

(五)本月新招聘员工          ​​​​​​​人;

1.招聘难易程度:

①普工类:          ​​​​​​​(单选:a.容易,b.正常,c.困难);

②技术类:          ​​​​​​​(单选:a.容易,b.正常,c.困难);

③管理类:          ​​​​​​​(单选:a.容易,b.正常,c.困难);

2.招聘方式:现场招聘会招录          ​​​​​​​​​​​​​​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日常推荐          ​​​​​​​​​​​​​​人,中介机构送工          ​​​​​​​​​​​​​​人,网络招聘          ​​​​​​​​​​​​​​人,员工推荐          ​​​​​​​​​​​​​​人,其他方式          ​​​​​​​人;

3.人员结构:就业转失业人员          ​​​​​​​​​​​​​​人,本市农村人员          人,新成长失业青年          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人,应届中职(技校)毕业生          人),外埠人员          人,其他人员          人;

四、用工需求情况

(六)下月用工需求          人;

1.普工类岗位          人:

需求最大的工种:工种          ,需求          人;

2.技术类岗位          人:

需求最大的工种:工种          ,需求          人;

3.管理类岗位          人:

需求最大的工种:工种          ,需求          人;

(七)培训职业(工种)需求程度:

1.工种          ,专项能力紧缺程度          (a.非常紧缺;b.紧缺;c.一般紧缺);

2.工种          ,初级紧缺程度          (a.非常紧缺;b.紧缺;c.一般紧缺);

3.工种          ,中级紧缺程度          (a.非常紧缺;b.紧缺;c.一般紧缺);

4.工种          ,高级紧缺程度          (a.非常紧缺;b.紧缺;c.一般紧缺);

5.工种          ,技师紧缺程度          (a.非常紧缺;b.紧缺;c.一般紧缺);

6.工种          ,高级技师紧缺程度          (a.非常紧缺;b.紧缺;c.一般紧缺);

7.需要新增的工种          (请填写)。

(八)预计下月末员工人数:          人;

1.员工减少类型:          (当预计下月末员工人数少于本月末员工人数时填写)(单选:a.自然减员;b.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c.业务转移;d.停业整顿;e.关闭破产;f.经济性裁员;g.其他);

1.1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1.2主要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1.2.1主要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1.3次要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1.3.1次要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1.4第三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1.4.1第三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九)预计下季度末员工人数          人(本季度最后一个月填报下季度末该企业在职人数);

1.员工减少类型:          (当预计下季度末员工人数小于本季度末月员工人数时填写)(单选 :a.自然减员;b.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c.业务转移;d.停业整顿;e.关闭破产;f.经济性裁员;g.其他);

1.1说明                    ;(自行填写相关内容);

1.2主要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1.2.1主要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1.3次要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1.3.1次要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1.4第三原因          (单选:a.自然减员;b.产业结构调整;c.原材料涨价;d.季节性用工;e.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f.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g.经营资金困难;h.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i.订单不足;j.重大技术革新;k.国际因素变化影响;l.自然灾害;m.重大事件影响;n.其他;);

1.4.1第三原因说明          (自行填写具体内容)。

五、指标解释

1.统计时段为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

2.月末员工规模为本月20日企业员工数量(时点数)。

3.辞职是指劳动者自行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4.辞退是指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主动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5.其他方式是指劳动者主动辞职、企业主动辞退以外的劳动者退休、死亡等原因造成的劳动关系的终止。

6.自然减员指离休、退休、退职和死亡的人员;还包含开除、除名、辞退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

7.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指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除。包括求职者单方、企业单方和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如:合同到期、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等。

8.业务转移指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发生变化的影响。例如:企业合并、产品经营方向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

9.停业整顿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被责令进行停止生产运行的企业进行的减员。

10.关闭破产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实施破产的各类企业。

11.经济性裁员指用人单位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方法和手段。

12.产业结构调整指企业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时,引发岗位变化。

13.原材料涨价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发生变化。

14.季节性用工指临时工制是企业等用人单位临时使用劳动者,到期可以辞退的用工制度。

15.工资、社保等用工成本上升指受行业产业指导工资的上升、社会保险体系的变化等导致用工成本上升。

16.税收政策变化(包括税负增加或出口退税减少等)指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调整的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

17.经营资金困难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周转或短缺对企业人员产生的影响。

18.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指企业在政策的指导下或企业本身加强管理,在技术上、设备上,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等产能。

19.订单不足指企业接收到的订单产生的效益,不以满足企业运营成本情况下进行的减员。

20.重大技术改革指企业在生产技术上的重大改进,如工艺规程、机器部件等的重大改进。

21.国际因素变化影响指受国际某个因素或事件引起市场、企业生产等变化的影响。

22.自然灾害、重大事件影响主要指地震、水灾、社会舆论等事件。

23.其他指工作调动、企业内部调剂;劳动关系转移、劳务派遣;招不上来人等。

24.普工类岗位是指非专业技术类的一线生产岗位、一线行政服务岗位或辅助工种岗位。

25.技术类岗位指需持有特定职业技能证书方能从事的岗位。

26.管理类岗位指一线生产或一线行政服务以外的企业中层以上岗位。

27.现场招聘会招录是指通过现场招聘会招录的员工数量。

28.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日常推荐是指通过市、区县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方式招录的员工数量。

29.中介机构送工是指通过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荐方式招录的员工数量。

30.网络招聘是指通过网络方式招录的员工数量。

31.员工推荐是指员工以老带新等方式招录的员工数量。

32.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户籍人员中,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无就业经历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以及复员转业军人等。

33.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指离校未满一年(毕业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34.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城镇人员。

35.本市农村人员是指本地农村户籍劳动者。

36.外埠人员是指外地户籍的求职人员(非应届高校毕业生)。

37. 工种一栏按照关于发布《重庆市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的通知(渝人社发〔2014〕228号)中标准填写。

38. 填报培训职业(工种)需求“非常紧缺、紧缺、一般紧缺”标准的认定:按照一个单位招录平均缺口人数计算,平均1个岗位缺口大于10人(不含10人)的为 “非常紧缺”;平均1个岗位缺口大于1人(不含1人)且小于10人的为“紧缺”;平均1个岗位缺口小于等于1人的为“一般紧缺”。

 

附件3

监测企业基本信息表

区县(签章):

 

序号

企业

名称

行业

类别

(门类)

行业

类别

(大类)

企业

性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号)

主要经营范围

当前员工规模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普工类

技术类

管理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经办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时间:

备注:1.乙栏2、3列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标准填写,标准可在重庆就业网(http://cqjy.cqhrss.gov.cn)“资料下载”栏目中下载。

      2.乙栏4列企业性质选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其他企业”其中一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