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人社函〔2024〕671号
同意公开
民盟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数字化赋能推动我市社保经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692号)收悉。经与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发展局、重庆市税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系统规划设计
市人力社保局高度重视社保领域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服务系统数字化转型。一是高起点规划设计系统。“智慧人社”系统规划建立过程中,在学习借鉴广西南宁、江苏等地的系统建设经验基础上,我局组织全局34个处室(单位)、12个区县、重庆邮电大学、信科设计院等单位的200余人,集中开展系统总体设计、功能需求分析,形成了全市统一、整体协同、高效服务的人社全业务信息平台。二是高效率推进重庆辨识度打造。采用人社部最新LEAF6.2技术框架和微服务设计理念,在全国人社系统率先使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数据库,打破各领域单业务内循环模式,历时9个月,完成5000多个功能模块整合重建,建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智慧人社”系统。三是高质量落实流程再造。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两次对社保业务经办系统进行了迭代升级,顺利完成了办理流程的优化升级,由功能单一、险种分散的“社保1.0”系统升级集成到功能逐步完善、系统集中统一的“智慧人社”系统,实现了从“受办一体,一窗一办”到“受办分离,一窗综办”的转变。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社保经办服务需求,真正实现“惠民强企”,我局正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重庆数字化改革总目标进一步迭代升级应用建设和场景打造。一是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便民应用建设。以“三张清单”为抓手,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社会·渝悦·社保”应用服务体系,打造“参保直通车”“失业护航”“工伤一站通办”“乐享退休”“基金智管”5个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构建“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场景,解决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基金监管等相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数字化能力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难点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数据共享和数据治理。充分利用市大数据局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与民政、公安、医保等相关部门建立数据交互机制,为参保群众、参保企业精准画像,精准服务;深入推进社保数据治理,持续实施全险种的综合治理,针对性谋划专项治理行动,充分运用建立的稽核风控规则,不断对照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全面提升社保数据质量,破解企业群众参保登记缴费“多头跑”、失业保险政策惠企惠民不精准、工伤待遇申领不便捷,退休办理时间长、领待资格认证不智能等堵点问题。三是进一步提升数字服务能力。建设业务经办标准化智能审核标准,探索AI+RPA机器人智能审核路径,减少群众业务办理时长,实现“精准高效、智能便捷”服务目标,减轻基层社保机构经办压力,提高经办效率,提升对外公共服务能力。
二、关于测试验证环境
近年来,我局已形成相对系统规范的软件测试及上线发布流程。一是全流程长链条测试。为实现社保系统历次迭代升级后各业务事项功能正常运行,我们综合运用单点、关联测试等方式,确保所有系统功能单点测全覆盖,复杂业务或长链条业务关联测全贯通。二是全范围试运行。所有功能在完成测试后,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场景、全过程、全链条的仿真测试和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测试不留死角、没有遗漏,切实为新系统上线并安全平稳运行打好基础。三是全数据留存验证。在完成充分多样性测试的前提下,采取整体系统切换上线的方式,以规避新旧系统“双轨运行”可能产生数据差异的问题;新系统上线运行后,仍保留旧系统查询验证功能,以此辅助经办人员查询、判断、验证各类社保业务办理结果,实现旧系统平稳过渡,缓解基层经办压力。
三、关于畅通经办渠道
我市社保经办服务一直围绕“线上办、就近办”发展建设。一是线上渠道多元化。线上渠道主要集中在“渝快办”、重庆人社网办大厅、“重庆人社”APP,目前已上线86项社保业务,其中49项接入“渝快办”,2023年线上受理社保业务申请1.47亿件,同比增长98.4%。二是精准服务智能化。为提升群众办事体验,2023年上线“参保直通车”“工伤无忧”“乐享退休”等智能应用场景,整合全周期社保业务,通过对个人精准画像,系统智能判断登录人员状态,主动推送个人参保信息,精准推送可办业务,智能导办,使原本需要群众“多头找、反复找、找不着”的麻烦事变得轻松便捷,有效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和服务满意度。三是数字适老人性化。为加强“数字适老”建设,我市在“重庆人社”APP推出“长辈服务专区”和“帮你认”功能,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数字服务。四是线下渠道便捷化。线下渠道围绕建设“15+5”人社便民服务圈,全力打造“人社服务在身边”,在服务事项下沉基层的基础上,推动“社银”“社邮”“社医”等多渠道合作。以“社银”合作为例,全市13家银行4949个银行网点、9688台智能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以及手机银行App可办理高频社保业务,为市民办理社保业务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全市共有人社便民服务点15922个,其中市级服务点4个、区(县)级服务点172个、镇(街道)级服务点1176个、村(社区)级服务点9621个、合作服务点4949个,逐步形成以人社自办服务为主体、相关机构合作经办服务为补充的“一主多辅”网点化服务格局。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开展系统升级优化。一是进一步提升线上经办服务体验。精简办理流程,简化验证程序,利用语音提示开展适老助老服务,利用数据共享和业务整合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高效集成套餐服务建设,探索“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无感认证”等智能化服务新模式。二是加快与新版“渝快办”对接融合。以“渝快办”作为服务端总入口,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组织体系等统一类组件和推荐类组件,支撑“社会·渝悦·社保”各项应用,满足企业群众“多点可办”的需求。三是进一步丰富经办渠道。探索利用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手机APP提供社保服务,不断丰富服务渠道,打造以电脑端、移动端、大厅窗口端、自助终端为一体的“四端协同”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持续提升服务事项网办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四、关于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我局在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不断增强数字化思维,强化经办队伍对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为社保经办工作人员补短板、强弱项、提技能,扎实提升数字化经办能力。开展“智慧人社”系统“金点子”征集,创新案例评选,实施最佳实践激励推广案例培育计划,营造了激励创新奋勇争先氛围,激发了全系统创意创新热情。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对社保经办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创新思维,加强我市社保系统工作人员数字化培训工作。围绕社保经办数字化改革中心工作规划数字化改革专项培训项目;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加大数字化、信息化课程的占比;丰富教学方式,增加直观性可视化的实践调研,拓宽思维和视野;利用好我市专家人才库资源,增强培训实效,将培训作为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数字化思维的抓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破解难题的能力,适应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需求。
此复函已经市人力社保局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26日
联 系 人:唐远航
联系电话:18182327766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