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人力社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扎实工作,稳中求进,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就业再就业
2013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83.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3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23.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11万人。全市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4.5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6.8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8.63%。
2013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8.09万人,比上年增长4.0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26.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11.31万人。
2013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07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90%。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末增加了0.1个百分点。
2013年,发放就业补贴1.17亿元,帮助8.22万名低保人员实现就业。全年共帮助146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为94.38%。
2013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9.1亿元,直接帮扶6.7万人创业就业,带动21.5万人就业。
2013年末,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773万人,其中当年新增20万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30.6 万,其中创业2.9万,就业27.7万人。
2013年全市新成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2个。年末,全市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20个。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实现镇街全覆盖,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和社区、90%的行政村建立了就业服务网络。
2013年共举办招聘会0.47万次,参会单位11.01万个,提供岗位134.15万个(网络发布岗位信息3.65万条),求职人数92.68万人次(网络发布求职信息19.18万条)。保存流动人员档案52.25万份。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974.84亿元,较上年增加119.67亿元,增长率为13.99%;基金支出合计810.24亿元,较上年增加160.49亿元,增长率为24.70%
(一)养老保险
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013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60.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3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88.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65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72.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6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119.20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81%,比上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2.63亿元,比上年增加13.46%。其中:征缴收入422.31亿元,比上年增加6.45%;财政补贴156.68亿元(中央财政补贴102.09亿元,地方财政补贴54.59亿元),比上年增加34.42%。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0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0%。基金累计结余54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6%。
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年末,全市参保人数为1122.92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50.80万人。当年基金收入64.82亿元,其中个人缴费10.00亿元,财政补贴51.68亿元(中央财政补贴35.32亿元,地方财政补贴16.36亿元)。当年基金支出38.43亿元。基金累计结余66.88亿元。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年末,全市参保人数为12.22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2.59万人。当年基金收入4.61亿元,其中征缴收入4.17亿元,其他收入0.44亿元。当年基金支出4.39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47亿元。
(二)医疗保险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39.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0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80.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05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58.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万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基金支出13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0.13%。基金累计结余152.94亿元,其中:个人账户积累83.31亿元。
2、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年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95.2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49.03万人,农村居民2146.23万人,基金收入94.70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7.63亿元,财政补贴75.77)元(中央财政补贴50.70亿元,地方财政补贴25.07亿元)。基金支出83.02亿元,基金累计结余50.96亿元。
(三)失业保险
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89.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14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25.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05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7.10万人,比上年全年增加1.25万人。失业保险待遇一类地区达到每人每月735元,二类地区达到每人每月670元。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14.4%;其中征缴收入18.77亿元,比上年增加13.26%。基金支出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5%。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39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406.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87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34.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2万人。全年认定工伤(含视同工伤)55349人,比上年减少1752人;全年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人数为28157人次,比上年减少654人次。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包括享受职业病待遇人数、因工死亡人数和供养亲属人数)为8.05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0%,其中征缴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6%。基金支出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79%,年末基金累计结余7.43亿元。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7%,其中征缴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2%。基金支出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5%,年末基金累计结余7.43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80.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91万人。全年共有10.25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2.00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增加23.21%,其中征缴收入6.37亿元,比上年增加22.97%。基金支出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4.16%。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05亿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13年底,全市地方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61.75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185.1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125.26万人,高技能人才资源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47.5万人,社会工作人才11.52万人。
2013年,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 累计247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7人。累计选拔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0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2人。“千人计划”人选累计62人。选拔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累计150人。评选“百人计划”人选99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2个,全年招收进站博士后240人,办理出站10人,在站博士后681人。创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1个、市级继续教育基地22个。
全年全市26.6万人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其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成绩合格的有8.2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技工学院校53所,在校学生15万人,毕业生“双证率”为95 %,就业率为98%。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末全市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52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新增1331人。全年鉴定人数45.6万人,鉴定获证人数37.4万人,其中高级及以上鉴定获证人数3.73万人,免费为农民工初次鉴定颁证6.9万人,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颁证4.5万人。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进一步规范。
圆满完成2013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任务,全年组织录用公务员3291名。
全年共组织各类人事考试114项(次),报名参考50.5万余人。
五、工资分配
2013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0006元,比上年增加5508元,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4%。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1015元,同比名义增长12.4%。2013年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5666元,比上年增加4631元,同比名义增长14.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9%。
2013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为1050元/月和950元/月两档。同时,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0.5元/小时和9.5元/小时两档。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深入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2013年,全市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
全年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6759件,其中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30566件,结案30457件,结案率达98.14%;各级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案外调解共处理13197件。
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大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建设工作,已启动实施31个区县(含2个开发区)。全年主动检查用人单位共1.7万户,涉及劳动者104.37万人;对0.63万户用人单位进行了书面审查,涉及劳动者35.94万人;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0.84万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责令用人单位与1.84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12.07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 10.07亿元,督促361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督促591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372.52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50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收取劳动者的风险抵押金94.75万元。
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缴纳保障金21.8亿元,退还已完工项目保障金14.64亿元,结存7.16亿元。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检查,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13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 1.09户,为10891万劳动者补发工资16918.6万元。
七、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13年继续在7个区县、28个乡镇(街道)开展国家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试点建设,在300个乡镇(街道)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信息化步伐加快,“金保工程”二期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935万人。
注:
1.本公报中的有关数据为年报数据。
2.本公报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有关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局。本公报的人才资源总量数据来源于市委组织部。
3.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按照四舍五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