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
一、《重庆市人力社保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政策出台背景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2〕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司法局统一部署安排,结合人力社保工作实际,进一步对人力社保领域行政权力事项进行细化量化,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更好保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此前,我市于2023年6月印发《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二、《重庆市人力社保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政策出台的依据有哪些?
(一)法律层面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章。
(二)政策层面
主要包括《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44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财政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4〕13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青年就业见习实施办法的通知>》(渝人社发〔2024〕12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渝人社发〔2023〕4号)等政策文件。
三、主要内容有哪些?
《重庆市人力社保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共计行政权力事项162项。主要包括行政许可9项(拆分子项24项),主要为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等许可事项;行政强制2项,主要为在社保基金监督、劳动保障监察中有关资料进行封存等事项;行政检查129项,主要为对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的监督检查等事项;行政确认3项,主要为备案、认定类事项;行政给付18项,主要为就业资金补贴、见习补贴等资金发放事项;行政奖励1项,主要为举报奖励事项。
为实现裁量权基准统一、裁量权模式统一、公示要素统一,裁量权基准对行政事项逐一细化、明确相关法定审批时限、办理条件、办件类型、申请材料等内容。同时优化简化办理流程,对能够压缩时限的许可事项,在法定办理时限内进行压缩量化。
四、专有名词解释
行政裁量权基准是行政机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行政管理实际,按照裁量权涉及的不同事实和情节,对法律、法规、规章中的原则性规定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执法权限、裁量权幅度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以特定形式向社会公布并施行的具体执法尺度和标准。
五、案例
20XX年,渝北区人力社保局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对重庆XXX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介绍工作不成功后,不退还向劳动者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的违法行为。渝北区人力社保局对该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核查了该公司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收费标准、服务台账、收费台账等情况。经查,该公司对外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求职者面试,未退还74名介绍工作不成功的求职者中介服务费27990元。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七十三条之规定,渝北区人力社保局依法责令该单位自接到行政处理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足额退还74名求职者中介服务费共计27990元,并对该单位处以罚款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