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业务专栏>社会保险 > 政策知识
警惕这样的社保骗局
日期:2021-01-2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只要补缴几万至十几万元,就能通过特殊渠道在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还能提前领取养老金,缴纳费用比正常途径便宜,而且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比普通标准高!

如果遇见,千万别信!

重庆警方在“2020净网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特大社保诈骗案,犯罪团伙以特殊渠道帮忙办理社保为由,诈骗群众钱财3000余万元,受骗群众多达300余人。

201810月初,家住长寿区的杜某通过微信群得知,一名杨姓男子处可以低价办理社保,而且可以提前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为了获取群众信任,杨姓男子宣传自己可以通过一些特殊关系,在社保局办理社保,比正常途径购买便宜还能提前退休,杜某有些心动,便回家告诉了丈夫。得知杨某有特殊渠道,杜某的丈夫不假思索向杨某转账14.5万元,为妻子杜某购买了“社保”。

20193月起,杜某的银行卡内每月都能收到1790元钱的“养老金”,虽然迟迟未拿到社保卡,但看到“养老金”每月按时到账,夫妻二人更加深信捡了大便宜。直到20206月,杜某丈夫在社保所查询妻子的社保信息时,发现无任何参保缴费记录,这才发现受骗,向长寿区公安局报警。


来看保妹在线教你识别骗子套路!

套路一:熟人外交

通过周边亲朋好友以及熟人的层层介绍,利用你对熟人的信任感。

套路二:上头有人

声称有“内部人士”、“特殊渠道”,可以大开方便之门。

套路三:混淆视听

先代发几个月养老金,骗取信任。一次性结清费用后,人溜掉,钱骗走。

保妹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让骗子钻了空子!社保诈骗行为不仅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财产损失,还可能会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的损失。


向这些行为说

1.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获取社会保险参保和缴费资格;

2.伪造、变造个人档案材料、身份证明、病历资料、鉴定意见、支付凭证、信息数据等,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3.违反规定重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

4.冒用他人身份和社会保险证明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5.出借本人社会保险证件协助他人或者单位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6.隐瞒丧失领取条件的事实,领取社会保险待遇;

7.其他侵害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


骗保套路深,千万莫踩坑!

请通过以下正规渠道办理社保:
线上:用人单位可登录“渝快办”,进入“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的同时办理职工参保业务;

也可登录重庆社保网上经办平(http://rlsbj.cq.gov.cn/sbjb/siweb)办理社保相关业务。

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通过“重庆掌上12333APP办理个人身份职工养老新参保、续保、暂停参保、缴费基数变更等社保业务。

线下:用人单位可到纳税地社保经办机构,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前往户籍地镇(街)社保所、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各项社保业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