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重庆市委及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就创中心”)圆满落幕。40个决赛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微纳卫星高光谱高空分主被动成像载荷项目”和“光伏直驱复合型热泵热水系统技术项目”分别摘得创业创新综合组及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的桂冠。
(大赛户外场景)
本届赛事规模创新高 1400个优质项目报名
“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作为由川渝两地人社、团委部门联合打造的高层次、综合性、多功能、一体化的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不断优化赛事流程、完善赛事制度、扩大参赛对象范围,累计征集各类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7700余个,推动1000余个优质项目在川渝两地落地转化,服务大学生3万余人次。
本届大赛以“智汇巴蜀·创就未来——梦起巴蜀地,业创新川渝”为主题。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国内70所高校的1400个优质项目踊跃报名,参赛人次超过4000,赛事规模再创新高。
“参赛团队数量和高校覆盖范围分别较去年增长12%和8%,其中川渝地区项目占比超过85%,大学生项目数量接近90%,充分展现了川渝青年‘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据赛事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赛活动现场)
精准设置赛道 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
本届赛事紧密对接川渝两地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两大核心领域,精准设置创业创新综合组与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两个赛道。
本届参赛项目与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高度契合,75%以上参赛项目属于“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重点行业,涵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在“双碳”人才组中,来自重庆大学的“光伏直驱复合型热泵热水系统技术项目”项目,针对传统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依赖市政电网、能效受气候影响大的限制,通过光伏电能与空气能的耦合利用,为构建低碳高效的热水供应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为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大赛同步优化参赛机制,创业创新综合组主要面向高校及青年人才(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激发源头创新活力。“双碳”人才组则不限参赛对象,广泛吸纳技术先锋、产业精英及科研院所团队,旨在汇聚绿色低碳领域顶尖智力资源,加速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突破。
“这些高度聚焦、技术前沿、应用场景明确的项目同台竞技,不仅展现了青年创客把握产业脉搏的敏锐度,更将为重庆乃至川渝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本届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材料领域项目路演现场)
路演答辩见真章 40个入围项目激烈比拼
7月31日—8月1日,备受瞩目的“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在市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创业者齐聚一堂,40个经过层层选拔的优质创业项目在决赛舞台上展开激烈角逐,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新创业盛宴。
在创业创新赛道中,逆火而行—基于新型隔热材料及产业化项目,研制出核心产品-壳聚糖凝胶消防面料,有效解决了消防服难以抵御高温的问题,提高了消防员的救援效率,也更好地保障了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实物与案例的展示,赢得了场下观众及评委们的赞许。
作为评委的市级高级创业导师黄潇莹谈到:“‘逆火而行’项目所展现的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令人印象深刻。你们研发的壳聚糖凝胶消防面料,为消防员筑起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安全屏障’。这不仅体现了材料科学的创新突破,更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能在市就创中心见证这样一项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守护英雄生命装备的成果,我感到非常振奋!我为团队解决实际痛点、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点赞!”。
据介绍,决赛采取了“路演+答辩+综合评审”的形式,40 个入围项目在7分钟演示和5分钟答辩中,围绕创新性、技术先进性和市场潜力展开激烈比拼。决赛评审团由高校专家、一线创业导师、投融资机构负责人及技术经纪人等组成,评审突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导向,重点从项目实际发展情况和路演实际发挥情况两个考评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在奖项设置方面,大赛设置一等奖每组1名;二等奖每组2名;三等奖每组3名;优胜奖为入围决赛未获奖的参赛项目,并颁发大赛优胜奖证书。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最终“光伏直驱复合型热泵热水系统技术项目”等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逆火而行—基于新型隔热材料及产业化”等4个项目获得二等奖;“芯连心—超低功耗心电—生化—AI全维度心脏监测芯片”等6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逆火而行项目路演现场)
获奖帮扶措施助发展 构建全链条创业生态
大赛持续构建“赛事+政策+服务”的全链条创业生态,力促项目扎根重庆、开花结果。主办方还针对获奖项目推出系列帮扶措施,助力项目顺利落地生花。
据介绍,本届大赛获奖项目可获得优先推荐至“渝创渝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平台展示机会,可申请个人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6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同时,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可申请入驻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17个区县大学生就创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并按规定享受免费创业工位、创业培训、导师赋能、融资对接等全周期孵化服务。除此之外,还可深度融入重庆市“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政策框架,享受“
资金扶持—孵化落地—人才赋能—市场对接”的一揽子真金白银的帮扶举措。
政策红利与赛事平台的叠加效应已在往届项目中结出硕果。第五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获奖项目鹰谷睿科(重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赛事成功落地市就创中心。在市就创中心政策赋能、场地支持、导师帮扶等精准滴灌下,该企业目前实现年产值超500万元,带动就业19人,获软著13项、专利3项,并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彰显了大赛帮扶体系和重庆创业环境的实效。
近年来,为了让大赛中涌现的优秀“种子”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就创中心构建了全链条、一站式创业生态服务体系。市就创中心在全市17个区县布局建设了区县大学生就创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域的就业创业服务网络,聚焦软件信息、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为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内的青年提供“从种子到市场”的精细化服务。精心打造了276个灵活的“初级+深度”孵化工位,积极推行数字化管理手段,线下推行“一企一档”孵化专员制度,动态追踪企业成长。
(市就创中心精准帮扶服务)
“大赛以‘以赛促引、以赛助创、以赛聚才’为核心理念,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赛事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盛会不仅是对优秀创业项目和创新人才的隆重嘉奖,更是川渝两地深化协同创新、共育发展新动能的有力见证。大赛的成功举办,持续为重庆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活力。未来,市就创中心将持续优化“全链条”创业生态,厚植“渝创沃土”,吸引更多优秀项目落地生根、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