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对话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苏静,看重庆如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日期:2023-10-16

【编者按】10月13日上午10:00-11:00,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苏静就“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接受重庆市“互联网+督查”广播热线节目《周五面对面》专访,以下是访谈主要内容。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苏静

接受《周五面对面》专访


点击下方音频,回听节目



《周五面对面》:目前,重庆的技能人才储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重庆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苏 静:截至2022年末,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525.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6万人,占比31.6%,西部领先。技能人才储备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让专业“跟着”产业跑。


近年来,我市技工教育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同步优化专业结构,与2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密切合作,全市技工院校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85%以上。技能人才的培养紧密衔接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但目前技能人才无论在重庆还是在全国,都存在缺口。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庆也是一座制造业大市。《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探索组建行业性、区域性技工教育集团,培养“智能+技能”双能人才。


重庆代表团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载誉而归


《周五面对面》:围绕总体思路,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


苏 静:第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正在推进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


2021年11月,人社部批准重庆建立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并要求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技能人才高地。试验区建设立足重庆、带动川渝、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着力建成“一城、双核、三区、多点”的数字工匠培育雁阵。


我们力争到2025年,全市数字领域技能人才达到100万人以上,基本建成“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策源地。目前,我们新建了5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9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还规划有9个数字工匠园区、产业学院等,“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是达到了135个。带动新增技能人才17万人、高技能人才5万人。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健康管理师(高级)培训现场


第二项重点工作,我们正在实施“巴渝工匠2025”计划。


我市从2021年启动实施“巴渝工匠”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万人(目前这个目标已经提前达到了)、高技能人才超过160万人,其中数字领域技能人才达到20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50万人以上,基本建成“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策源地。


同时,我市将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四五”期间,将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发挥补贴性培训撬动作用,开展各类市场化、社会化培训超过500万人次。


重庆市“渝家人”家庭服务业培训基地开展婴幼儿照护专项职业能力培训


第三项重点工作,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


一是指导区县结合本地特色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职业(工种),发挥“鲁渝”劳务协作、“一区两群”对口协作机制作用,强化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十四五”以来,全市人力社保部门组织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46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16万人次。14个重点区县开展鲁渝劳务协作培训脱贫人口达到1.1万人次。


二是,我们依托镇街村社服务中心、企业产业园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分层分级建立了32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35个“巴渝工匠”乡村驿站,年培训乡村技能人才10万人次以上。通过组织全市技工院校开展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吸引农村地区学生就读技工院校2.8万人左右,这一人群占到技工院校招生总量的70%。


三是,我们通过组织农村技能人才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他对职业的向往和深耕的决心。我们选拔出的选手,曾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3金6银2铜6优胜的好成绩,金牌榜、奖牌榜均位列全国第二。


酉阳县人力社保局组织贫困户开展“酉州刺绣”特色工种技能培训


第四项重点工作,重庆参加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组织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国际合作试点。


2016年至2018年首批国内试点期间,我们先后组织29家企业、17所院校、8321人试点,培训规模占全国的41.6%,涉及8大产业领域、23个职业(工种)。2019年以来,全面展开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培训量超过10万人次,惠及2600多家企业,共200多个职业(工种)。


在充分学习借鉴国际学徒培训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重庆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认真落实财政补贴政策,扩大了新型学徒制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我们编印了《企业职工安全素质》《新型学徒制培训》等读本,组建了川渝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重庆职业能力建设专家智库,共同开发新型学徒制课程体系,健全师资管理、考核评价、督促检查、意见反馈、效果评估等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培训有实效、高质量。


重庆轨道集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导师带徒处理闸机故障


第五项重点工作,我们加强了职业培训信息管理服务。


从培训数量、质量、结构3个维度,细化6项指标,调度区县工作情况,按月发布职业技能培训“五色图”,激励区县“赛马比拼”。2023年1—9月,全市就业重点群体培训占比79.1%,总体培训就业率达到69.4%,分别较2022年增长22.3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


目前,我们联合多个部门,迭代升级了培训补贴“免申即享”系统,优化完善“智能就业培训平台”功能,打造“人选培训”应用场景。同时,推进了职业培训数据库、技能人才数据库、企业用工数据库“三库”共享,为培训对象和用工企业,智能匹配推送招聘、求职信息,形成培训促就业、助创业、强产业的良好机制。


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周,发放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补贴


第六项重点工作,我们有效发挥了技工教育在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我市现有全日制招生技工院校32所,在校生规模10.8万人,年招生3.5万人以上。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年均投入市级经费3.9亿元,支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我们还将“工学一体化”改革与“双优计划”相结合,将专业建设与基地项目建设相结合,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职称改革、绩效考核、培训培养、评先评优、大赛选拔等相结合,推动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大幅增强。


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年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岗前培训、转岗培训20万人次左右。五一、机械、铁路3所技师学院成功完成国家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工贸、能源、交通3所技师学院成功创建市级职业训练院,依托职业训练院平台提供高质量社会培训服务。全市技工院校有22所备案为院校评价机构,涵盖55个职业83个工种,近三年面向学生开展技能人才评价4.52万人次,其中获取高级工以上证书8103人次。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组织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新职业技能培训


《周五面对面》:下一步,围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这项工作,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苏 静: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推进实施“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进一步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和质量,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是强化就业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加强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数字职业培训。2023年,全市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以上,其中,重点群体培训15万人次。


二是健全培训的精准供需匹配机制。除了继续执行好现有政策措施,还将实施紧缺职业(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突出培训就业导向,实施三聚焦、整合三资源,也就是聚焦紧缺职业工种、聚焦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打通求职、用工、招聘全链条,实现资源高效配置。2023年下半年,我市计划开展紧缺职业(工种)培训6万人次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工训结合方式,年均开展学徒制培训1.5万人次。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学徒制培训二期试点。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渝中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12333统一咨询日暨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


四是加强青年群体、特别是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将青年群体特别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有针对性的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培养成为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


五是突出乡村振兴领域技能培训工作。我们将开展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实施技能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围绕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和增收致富产业,开发三峡绣娘、云阳面工等特色培训项目。


六是持续做好“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制定出台包括数字技能竞赛引领、数字专项职业开发、数字技术技能提升、数字技能大师培育、技工院校数字专业群打造等系列行动;在技工院校试点建立数字技能学院、探索“工学一体化”专业双修和毕业“双证”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一试双证”,通过数字赋能促进更多“技工”变“技师”、“工匠”变“智匠”,开展数字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


七是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计划在2024年6月下旬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设置20个比赛项目,大赛免费向观众开放,除竞赛项目外,还将同步举办巴渝工匠传统技艺、绝技绝活和特色商品展示,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参加观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