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
日期:2025-07-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

攻坚行动的通知

渝人社办2025108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2510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510号)要求,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行动主题

攻坚促就业 奋进创未来

二、行动时间

2025712

三、服务对象

(一)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二)在我市登记失业的1624青年。

四、行动目标

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需求,集中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就业服务,确保完成以下目标:

(一)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困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高于面上;

(二)对求职登记小程序求助毕业生100%进行联系并提供服务,确保年底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

(三)对有就业意愿的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确保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当中。

五、工作内容

(一)加快推进就业政策落实。用足用好新旧政策组合衔接、落地落实,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惠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早招多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加大12县制造业就业补贴、紧缺岗位就业补贴、一次性灵活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等服务方式,优化完善业务经办流程,推动政策补贴集中兑现,推广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

(二)及早公布就业服务渠道。抢抓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关键期,充分利用电视、网站、新媒体等,7月底前集中发布1+5求职就业指引(致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就业公共服务机构清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清单、求助途径和招聘渠道五个清单)。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组织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集中宣讲解读,发挥大型商圈、公共交通、大学校园等人流集中、青年集聚优势,通过短信推送、直播招聘、发放手册、投放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确保服务信息及时公开、服务对象应知尽知。畅通高校毕业生求助途径,全年开放部端求职登记小程序、我市渝悦就业应用求职招聘平台,线下依托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基层就业服务专员,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早登记愿登尽登。

(三)全面落实实名就业服务。市局将建立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求职登记小程序求助毕业生实名台账,实时记载、动态更新、定期调度。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要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方式,指导镇街、村社摸清摸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失业青年基础信息、就业需求,专人联系、集中帮扶,普遍及时提供1131实名服务(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建立就业情况核查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劳动合同(就业协议)证明、电话回访、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就业真实性核查,强化就业情况动态监测。

(四)密集举办职引未来招聘。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受国际形势和市场波动影响的重点企业、就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重点院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较多的重点专业实施四大攻坚行动梯次推进百日千万招聘、金秋招聘月、国聘行动等专项活动,高频次、常态化举办分专业分行业、分区域的专项招聘,以活动密度提高市场热度。大力推广直播带岗、抖音推岗等受青年群体青睐的线上招聘模式,有序开展社区招聘、夜市招聘、零工招聘等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参与,提高招聘服务精细化、多元化、专业化水平。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较为集中和用工密集的区县(自治县)每周至少举办1次线上或线下专项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综合招聘活动,确保周周有招聘、活动不断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招聘活动安全检查、招聘信息审核,确保行动期间各项活动开展安全有序。

(五)提升青年求职就业能力。实施十万大学生职业体验行动,组织毕业生进行实践活动、就业见习、政务实践、社会实践四个一批职业体验,帮助青年提升实践能力。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大力组织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等专项培训,帮助青年提升技能水平。全面推广求职能力实训,开展简历修改、模拟面试、求职路演、企业参观、跟岗锻炼等活动,过互动式教学、沉浸式体验,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能力。

(六)实施困难帮扶专项行动。聚焦低保、零就业、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联合民政、农业农村委、残联等部门,整合优质资源,制定一人一策结对帮扶措施,开展多跨协同、分级分类就业帮扶。实施万名大学生基层就业支持行动,引导用人单位优先安置困难毕业生等青年到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基层公共管理岗等基层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发挥创业孵化园区作用,为困难毕业生创业优先提供场地保障、政策落实、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对通过市场化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七)推进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持续推进15分钟就业创业服务圈建设,依托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普遍设立青年就业服务窗口,建设青年就业服务驿站,加强失业青年常态化帮扶,及时提供政策宣讲、岗位对接、就业指导、培训推介服务。积极发动本区域内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失业青年现场参观企业、开展就业沙龙等活动,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对求职受挫、信心不足的失业青年,借助职业指导、素质测评工具,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求职会诊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积极理性求职。

(八)实施就业权益护航行动。持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会同有关部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活动,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应聘人员增强维权意识,畅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从严纠治非法职介(网络)、就业歧视招转培培训贷等招聘欺诈行为,依法打击萝卜招聘”“付费内推等市场乱象,及时查处滥用试用期、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拖欠工资等行为。强化就业安全教育,组织劳动就业法律法规进校园、进社区宣传,及时发布招聘陷阱提示、曝光典型案例,普及防电信诈骗知识,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九)持续加强宣传引导。紧扣行动主题,综合运用广播电视、部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良好氛围。强化示范引领,积极推出服务重大战略、主动创业创新、投身生产一线、扎根城乡基层的青年就业典型,开展最美高校毕业生”“平凡岗位精彩人生等宣传活动,通过生动故事和榜样效应,全方位展示新时代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的精神风貌,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成才观,大力营造基层就业,同样出彩”“逐梦新重庆 圆梦新未来的良好舆论氛围。

六、工作要求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要将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作为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实属地责任,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工作要求和保障机制。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机构作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聚合政策服务资源,充分调动市场机构、行业协会积极性,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行动实战实效行动期间,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要动态报送工作进展、典型经验、意见建议。行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工作情况。

    附件:你同行就业启航——致全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