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的通知
日期:2025-03-2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共青团重庆市委

共青团四川省委

关于举办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

创业创新大赛的通知

渝人社202569


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四川省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高校团委,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川渝创新协同发展水平,加速推动两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敢闯会创的青年创业人才,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决定举办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汇巴蜀·创就未来——梦起巴蜀地,业创新川渝

二、大赛组织

(一)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共青团重庆市委

共青团四川省委

2承办单位

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

共青团重庆市委高校工作部

共青团四川省委学校部

(二)大赛组委会

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指挥、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大赛具体工作。

(三)评审委员会

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大赛组委会特邀市内外创投行业领军人士、知名创业企业家、知名创业导师、各行业领域科研专家等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三、大赛形式

大赛以报名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推进,采用1+1模式,即1个主体赛+1个专项赛。主体赛为创业创新综合组;专项赛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

四、大赛组别

(一)创业创新综合组

重点围绕创新引领性突出、就业带动效果好的各类创业项目,包括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乡村振兴和文化创意领域。参赛项目主要负责人(或团队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

(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

重点围绕各类绿色低碳创业项目,如零碳电力技术、氢能利用技术、新兴储能、绿色建筑、绿色农业、资源回收与利用等行业领域。该专项赛面向全社会开放,参赛项目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名义报名参加,项目参赛代表须年满18周岁。

五、参赛要求

创业创新综合组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参赛项目及选手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二)参赛项目只能在创业创新综合组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选择1个组别进行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在前六届大赛中已获一、二、三等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三)参赛项目成员最多不超过8人(含项目负责人),项目全体成员均须签署参赛项目诚信承诺书,并按手印确认。

(四)其他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会研究审定。

六、大赛流程

(一)报名(即日起2025531日)

1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四川省各市(州)人力社保部门、各高校团委、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积极动员和推荐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参赛。

2参赛对象登录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rlsbj.cq.gov.cn或重庆人才工作网http://www.cqtalent.com或四川人才网http://www.scrc168.com统一注册报名。参赛对象应按照要求完整、准确填写大赛报名表(附件1)、项目计划书(附件2),提交参赛诚信承诺书(附件3)和项目路演PPT,并对所有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负责。

(二)初赛(2025615日前)

初赛选拔由大赛组委会统筹实施,组织由相关行业领域专家构成的评审小组对创业创新综合组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两个赛事组别的报名材料进行综合评审,择优遴选优质项目入围复赛。其中,创业创新综合组入围复赛名额原则上不少于80个,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人才组入围复赛名额原则上不少于50个。两个赛事组别进入复赛的最终名额将视实际报名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研究审定。

(三)复赛(2025630日前)

复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各参赛团队通过5+3项目路演模式(5分钟陈述、3分钟评委问答)进行比拼,评委现场打分,每个组别按照路演比赛成绩确定前20名进入决赛。请各参赛(团队)自行准备项目路演PPT,并于正式比赛前一周将PPT发送至工作邮箱。

(四)决赛赛前辅导

邀请高级创业导师为进入决赛的创业创新项目集中开展赛前辅导培训。

(五)决赛(2025731日前)

决赛采用线下路演比赛方式进行,各参赛团队通过7+5项目路演模式(7分钟陈述、5分钟评委问答)开展角逐,最终评选出每个赛事组别参赛项目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请各参赛者(团队)自行准备项目路演PPT,并于正式比赛前一周将PPT发送至工作邮箱。

七、评审标准

突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导向,重点从项目实际发展情况和路演实际发挥情况两个考评维度进行综合评价。项目实际发展情况重点考察项目的创新性、前瞻性和示范性,即围绕项目的发展前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进行评分;路演实际发挥情况重点从项目团队的综合表达能力及答辩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分。

八、奖励与扶持

(一)项目补助金

一等奖:每组1名,奖金2万元/名,颁发大赛一等奖证书和奖杯;

二等奖:每组2名,奖金1.5万元/名,颁发大赛二等奖证书和奖杯;

三等奖:每组3名,奖金1万元/名,颁发大赛三等奖证书和奖杯。

优胜奖:入围决赛的参赛项目,颁发大赛优胜奖证书。

(二)组织奖励

各相关单位、相关组织在此次大赛中贡献突出的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三)获奖帮扶措施

1展示交流。大赛获奖项目,优先推荐参加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创青春赛事活动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获得全国性平台展示交流机会。

2入驻孵化。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可申请入驻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17个区县大学生就创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并按规定享受免费创业工位、财税代账、创业培训、导师赋能、融资对接等全周期孵化服务。

3金融支持。可申请个人最高30万、企业最高40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支持。

4落地扶持。积极通过市级统筹、市区联动的方式,帮助有需求的获奖项目与区县对接洽谈,促进项目在区县落地,并享受对应区县的落地扶持政策。

5宣传推广。选手及项目将可获得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提升创业项目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236578863817723894751

工作邮箱:2584139305@qq.com

    附件:1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报名表

          2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项目计划书模板

          3第七届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参赛承诺书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共青团重庆市委

共青团四川省委

202535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