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重庆人社助企纾困政策服务包(2023版) 重庆人社政策咨询问答库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惠民有感”工作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23-07-03
字体:

渝人社办〔2023〕17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驻局纪检监察组,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

    经研究,现将《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惠民有感”工作体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3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惠民有感”工作体系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细,进一步提升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效能,健全人力社保领域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人力社保领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落实“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强化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务实服务,以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为重点,迭代推出更多暖心惠民举措,加快构建“1411”工作体系(一套群众需求采集机制、四项惠民有感重点领域、一套惠民措施监督落实机制、一个数字技术支撑应用场景),在市、区县和镇街三级推动形成“需求感知、落点聚焦、决策科学、执行精准、反馈提升”一体化的为民办实事闭环工作机制。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身边关键小事,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健全人力社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

    二、建设任务

    (一)建立群众需求采集响应机制。

    1.广开民意采集渠道,建立群众需求采集汇总机制。

    实施路径:通过“八张问题清单”、12333热线电话、网络问政平台、提案建议等多渠道收集群众需求,在局官网建立“民呼我为”服务平台,建立一批覆盖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的“惠民有感”群众需求直报点,广泛收集群众呼声和愿望。

    工作要点:一是从问题反映中发现需求。通过巡视巡查、业务平台、来信来访、执纪监督等采集问题,按普遍性、紧迫性、根本性等衡量标准,定期筛选出民生需求事项。二是从社情民意中发现需求。通过调查研究、群众咨询、媒体采访、网络平台等渠道,了解掌握人力社保领域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更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事项,按普遍性、重要性、可能性等衡量标准,定期从中筛选出民生需求事项。三是从政策执行中发现需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出台惠民利民政策后,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惠民举措,定期查找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差距和群众反响,将其作为新的民生需求。

    2.聚焦可能可行可感,建立惠民事项研判分析机制。

    实施路径: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召开专题论证会议,对阶段性汇总的民生需求事项进行研判分析,找准人民群众“想做的事”,找出依法合规“可做的事”,找到条件具备“能做的事”,从中筛选出“该做的事”,形成具备可能性、可行性、可感性的“民生需求台账”,纳入下阶段或下年度人力社保领域重点民生任务。

    工作要点:一是标识惠民有感强度。按照“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对归纳提炼出的民生需求事项,逐项进行“惠民有感强度”评价,并预估执行效度,采取星级评价方式,最高强度为五星。二是建立民生任务台账。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各处室(单位)及时响应民生需求,对照梳理出本辖区、本领域的民生任务台账,每年滚动实施一批人力社保领域重点民生实事。三是建立民生任务清单。每年12月中旬,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各处室(单位)“民生任务台账”中按惠民有感强度,精选事项纳入第二年重点“民生任务清单”。

    3.细化实化惠民事项,建立惠民效能成果预估机制。

    实施路径: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各处室(单位)对纳入年度“重点民生任务清单”事项,分别针对性提出惠民举措的成果形式,细化具体工作任务,找出实施载体、路径和方法,商定群众满意度绩效测评方式方法。

    工作要点:一是对接续实施的惠民事项,形成惠民举措动态调整建议,根据政策执行评估情况,对不符合事宜,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政策,及时组织调整完善。二是推行大成集智决策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合法性审查评估、信访稳定风险评估、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等,进一步提高民生实事的可行性,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三是约定成果形式、惠民效果、社会效益,按照可量化原则进行绩效评价。

    (二)建立惠民有感协同落实机制。

    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各处室(单位)对纳入年度“重点民生任务清单”事项,按照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4大业务板块进行分类,并逐一分解任务、压实责任。

    1.就业创业。由就业处牵头,请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和相关处室单位配合,每年提出一批就业创业板块重点民生任务。

    2.社会保障。由市社保局牵头,请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和相关处室单位配合,每年提出一批社会保障板块重点民生任务。

    3.人才人事。由局人才办牵头,请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和相关处室单位配合,每年提出一批人才人事板块重点民生任务。

    4.劳动关系。由关系处牵头,请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和相关处室单位配合,每年提出一批劳动关系板块重点民生任务。

    以上4个板块提出年度重点民生任务后,由工作专班办公室统筹汇总,每年滚动发布实施。

    (三)建立惠民有感绩效评估监督机制。

    1.健全群众口碑评价机制。

    实施路径:把群众评价作为检验办事成效的“硬杠杠”,建立惠民举措落实好评、差评双榜制。对措施实、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纳入好评榜在全市人力社保领域复制推广;对措施虚、进展慢、群众普遍评价差、同一问题反复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或被上级有关部门纳入督查督办的,纳入差评榜整改。

    2.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

    实施路径:依托人社“好差评”系统实现人力社保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服务机构及窗口、人员)全覆盖、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电脑端、自助终端、二维码、APP、热线电话、实体大厅评价器)全覆盖,推动不断完善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作风。

    3.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

    实施路径:委托独立于政策制定、执行部门以及决策对象之外,评估经验丰富、政策理解到位、评估方案缜密、人员配备合理的高校、科研院所、专业研究评估机构等组织或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以评促办、以评促改、以评提效。

    (四)建立惠民有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

    1.建立人力社保“惠民有感”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实施路径:依托“智慧人社”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惠民有感”应用场景,建立民生需求台账、重点民生任务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彻底打破“数据壁垒”“数据烟囱”,深入推进、拓展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业务数据安全高效共享,全面实现人力社保系统内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回流,大力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效性。

    2.建设人力社保“惠民有感”数字化应用驾驶舱。

    实施路径:依托“智慧人社”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集数据、知识、算法、模型、组件等智能化要素于一体的“人社大脑”,精准分析群众办事高频事项,疏导堵点卡点难点,利用大数据开展服务均衡性、可及性分析研究,深入推动“平台+大脑”在人力社保领域的实践,对接民生领域算力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等决策系统,建设人力社保领域数字驾驶舱。

    3.加快推进人力社保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

    实施路径:着眼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人力社保服务理念、方法、机制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迭代升级现有人力社保业务网上经办能力,全面深化“一窗综办”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推广“帮代办”“上门办”,帮助特殊群体便捷办事。逐步推动人力社保领域服务事项全部线上办理,借助数字技术,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积极推行“免申即享”“无感智办”“直补快办”等新型经办模式。

    4.建立“惠民有感”贡献度评价指数。

    实施路径:建立包括惠民事项落实度、业务量、投诉率、满意度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年度“重点民生任务清单”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采取月评价的方式,并以“五色图”方式展示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和处室(单位)推进落实情况。评价数据采集主要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自动生成评价数据,并通过“四不两直”、互联网核查等“无感”方式进行抽查,切实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

    三、保障措施

    (一)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建立全市人力社保“惠民有感”工作专班,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专班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与局行风办合署办公,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窗口建设组、信息化组、监督组。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可对应设立工作专班。

    (二)建立任务清单管理。按照细化量化、层层放大的工作方法,对年度“惠民有感”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推进,每年细化一批重点任务,明确成员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把工作目标任务抓细抓实。

    (三)建立日常调度机制。工作专班定期进行调度,专班办公室实行按季列榜单、按月抓进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专班办公室及时总结经验,反馈过程效果,并紧扣新情况新情况,经常性开展需求分析、功能测试,有序推进迭代升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附件:1.重庆市人力社保“惠民有感”1411工作体系架构图

    2.2023年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惠民有感”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1



附件2


2023年全市人力社保系统“惠民有感”重点任务清单


    1.提供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筹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70万个,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1万人。

    2.帮扶困难人员就业8万人以上,保持脱贫人口务工规模79万人左右,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创业担保贷款年发放30亿元以上。新培育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家左右,提供免费创业工位1万个,常态化开展创业导师服务团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地、进乡镇100场次左右。

    4.实施“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农民工返岗应返尽返;建成2.5万名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育壮大劳务品牌100个,促进就近就地就业3万人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山东就业1万人以上。

    5.举办全市第七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培育重点行业领域优质创业项目1000个左右;举办2023“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赛,设置数字经济人才创业创新专项赛。

    6.举办网上招聘会,全年组织50场“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直播带岗、5000场“码上求职·云端就业”网络招聘。

    7.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左右,发放职业培训券20万张,培训培养数字技能人才5万名以上。

    8.全年组织开展技能人才评价3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证书6.7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证书6500人次以上。

    9.推进参保扩面提质,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7%以上,全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80万人、618万人、750万人。

    10.退休人员资格认证服务100%全覆盖。

    11.行政指导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及其人力资源供应商不低于50场,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0%以上。

    12.推广应用“渝薪码”,建设“渝薪无忧”预警平台,依法快速查处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及时接收、流转、督办、审核案件线索,全年根治欠薪线索办结率达到95%。

    13.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抽查各类机构不少于600家,严厉打击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活动,保护求职者合法权益。

    14.开展“法治人社·川渝同行”人社政策普法宣传月,集中开展现场普法咨询活动42场,专题讲座200场,惠及企业10000家。开展“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动”,集中宣讲1000场,惠及50000家企业和律所。开展“三进三送”活动600场以上。

    15.新增“人才服务”等12项“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待遇进卡“一站式”服务,推广“出生一件事”“员工招聘一件事”等社保卡联办业务。

    16.新增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一次性创业补助、居民养老待遇、工伤住院待遇、博士后日常资助6项“免申即享”。

    17.继续实施社保补贴、脱贫人口跨区域交通补助2项“直补快办”。

    18.推进人社服务适老化及无障碍化升级改造,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账户维护申请”等45项事项纳入“长辈服务专区”。

    19.新增236个便民服务点,迭代升级人社服务电子地图线上预约功能,实现业务经办时间“可查可定可控”,完成“15+5”人社便民服务圈建设,打造人社服务在身边工作格局。

    20.提升12333服务效能,确保满意率达到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