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政策降门槛。允许有条件的区县,结合辖区创业创新工作实际需要,在与市级担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商定妥当风险分担事宜后,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上限、全额贴息个人贷款利率上限和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比例,放大贷款政策的惠民效应,截至目前,已有27个区县出台配套政策;免除反担保要求的贷款申请对象,根据重庆市实际情况,明确为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贷款等五类群体。二是深化服务缩时限。通过数据共享和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减少就业创业证、婚姻证明、营业执照等8项资料,申请材料相比之前减少72.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部分重点人群仅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到户籍地和创业地提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要求;以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安全平稳为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并试点上线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报系统,涵盖贷款申请、审核、担保、放款、贴息全流程经办。三是强化管理保安全。从市级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10亿元设立市级担保基金,委托托管机构运营管理,并按市场需求调配各承贷金融机构存储规模,解决部分区县因基金规模不足影响贷款发放的问题;贷款回收率大于99.8%时,担保基金与承贷金融机构按7:3分担风险,低于99.8%时,按5:5分担风险,贷款一旦发生逾期,由托管机构先行代偿,提高创业担保贷款代偿效率和承贷银行贷款发放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