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六稳”“六保” > 实施情况
力推“三化”举措,激发创业担保贷款助创业潜力
日期:2021-07-1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力推“三化”举措,激发创业担保贷款助创业潜力


    近年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通过优化政策、深化服务、细化宣传等“三化”举措,促进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12.3万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3亿元,较“十二五”增长40.5%,扶持创业18万人。2020年,发放量逆势上扬,创历史新高,达到87.8亿元,扶持创业近5万人。2021年一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亿元,同比增长22.5%,较2019年同期增长22.1%,扶持创业5000余人。

    主要做法

    (一)优化政策降门槛。及时出台《关于明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予以优化明确。一是放大政策的惠民性。允许有条件的区县,结合辖区创业创新工作实际需要,在与市级担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商定妥当风险分担事宜后,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上限、全额贴息个人贷款利率上限和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比例,放大贷款政策的惠民效应。截至2020年底,重庆41个区县已有25个出台了配套政策。二是确保工作的长效性。明确要求政府公共创业服务部门、担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经办银行加强协调联动,逐步健全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政担银”金融服务新机制、大数据比对机制、免除反担保信用贷款长效工作机制和经办银行准入退出机制,推动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化服务压时限。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中长期存在的资料多、时间长、多跑路等问题,增加群众体验感获得感。一是减少申报要件。通过数据共享和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减少就业创业证、婚姻证明、营业执照、社保证明等8项资料,申请材料相比之前减少72.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部分重点人群仅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到户籍地和创业地提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要求。二是缩短办理时间。通过简化办事手续、业务流程再造等方式,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流程,在申请人提供完整资料的情况下,要求整个贷款流程原则上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中人力社保部门资格审查仅需5个工作日。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以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安全平稳为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并试点上线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报系统,涵盖贷款申请、审核、担保、放款、贴息全流程经办。群众可直接在网上和手机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深化宣传扩覆盖。结合“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行动,分季度、分主题、分对象、分形式开展就业创业宣传,向全市广大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广泛宣讲解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稳住了劳动者人心。一是列清政策清单。按照“政策依据、适用范围、补贴条件、补贴标准、补贴期限、补贴申请、注意事项”等要素条,清晰明了,让群众和企业对政策“是什么、怎么办、去哪办、找谁办”一清二楚,办事不愁。二是依托媒体宣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步发力,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重庆卫视、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之声广播、今日头条等媒体,及时报道各级部门新政策措施出台20多条。制作政策短视频和推文,在“重庆人社”“重庆就业”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宣传,引导市民关注创业担保贷款最新政策、符合条件的享受政策。三是发动多方参与。多次召开联席会、碰头会、工作推进会。激发财政、人力社保、经办金融机构等贷款参与各方积极性,特别是发挥经办银行网点密集、人员充足的优势,打通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