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3年(已归档)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72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0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3〕763号


    A

    同意公开


张晓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后疫情时代助力企业再发展的建议》(第0721号)收悉。经与人行重庆营管部、市总工会、重庆市税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稳就业大盘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政策,实施了一批援企减负政策,减轻包括出租车企业在内的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稳岗拓岗吸纳就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方面

    一是开通延期还本付息。2022年,人行重庆营管部在“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开设“延期还本付息办理流程专区”,集中公示全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业务的办理条件、所需资料、办理渠道、办理流程和办理方式等核心要点,推动银行提前对接小微企业延期需求,创新延期贷款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对缺乏部分材料的贷款延期申请可“容缺办理”,事后补齐。2022年,累计为11.57万户普惠小微主体延期贷款本息超过810亿元。二是完善金融政策。人行重庆营管部印发《关于精准有力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更好支持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推出“金融帮扶贷”产品,加大利率定价优惠支持,聚焦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融资特征,加大信用贷、无还本续贷产品创新,依托金融服务港湾积极开展走访对接,全面推广“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扫码申贷”。持续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活水润百业”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组织金融服务港湾、首贷续贷中心和各银行网点细化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群体的金融服务举措,开展助企纾困大走访,全面推广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针对性提升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质效。三是实施“金融助力援企稳岗”行动。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协同增效,市人力社保局、人行重庆营管部联合商业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共同推出金融机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产品——“稳岗贷”,为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稳岗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用工难”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3年1-3月,为2647户稳岗效果好、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减息1.1亿元,稳岗7.5万人。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联合人行重庆营管部指导金融机构依托“1+5+N”金融服务港湾和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走访对接,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社保支持政策方面

    2022年,为抗击疫情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出台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相关文件,我市均及时贯彻实施。2022年6月,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要求,市人力社保局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重庆市税务局印发《关于做好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2〕22号),明确我市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均可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2022年12月,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50号)要求,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重庆市税务局印发《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渝人社〔2022〕462号),明确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申请缓缴企业可在2023年底前以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社会保险费减缴、免缴和缓缴属于国家事权,地方应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无权自行出台实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规范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反馈企业实际困难和政策呼声。

    三、关于失业保险稳岗政策方面

    一是继续执行失业保险降费政策。市人力社保局等13个部门印发《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渝人社发〔2022〕20号),失业保险综合费率由2%降至1%,其中,单位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均从1%降至0.5%。2022年,“免申即享”为28.9万户企业及其职工减收失业保险费29.8亿元。二是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市人力社保局等13个部门印发《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渝人社发〔2022〕20号),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扩大到所有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对于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大型企业返还2021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中小微企业返还60%。2022年,“免申即享”向14.7万户符合条件的返还对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7亿元,助力用人单位脱困稳岗。三是积极宣传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开展“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动”政策宣讲活动、就业创业政策“大讲堂”,制作“人社政策服务包”,市、区县人社部门上下联动、深入企业,“线上+线下”宣讲、宣传、落实人社惠企政策,“直补快办”为7702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等5.3亿元,创新“稳岗贷”为近7000家中小微企业的近400亿元贷款减息让利2.7亿元。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和实施稳岗返还政策。2023年3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2023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国办发〔2023〕11号),要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者少裁员的企业,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不超过30%返还。我局将按规定及时抓好贯彻落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关于企业职工培训方面

    一是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按照《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9〕3号)的精神,市人力社保局将牵头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市人力社保局先后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5”制度体系,涵盖发展规划、管理办法、设置标准、培训费专用存款账户、分类管理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界定相关职责,明确工作要求。三是覆盖线上培训。出台《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建立起一清(底数清)、两手(抓政策完善、政策宣传)、三方(引入第三方培训平台)、四制(培训实名制管理、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动态评估、线上巡查)工作法,开发全市统一的重庆智能就业培训云平台,认定16个第三方线上培训平台,实施“百日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80余所培训机构开设线上培训课堂,服务30余万名劳动者参加公益性和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全市人力社保部门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8.5万人次,审核补贴资金3.42亿元,其中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12.3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5万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培训为有益补充,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智能化转型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五、关于工会经费缓减方面

    一是实施小额缴费工会组织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支持政策。市总工会对上缴工会经费1万元(不含)以下的基层工会单位,从2023年1月1日起,上缴工会经费实行先征后返政策,全额予以返还。二是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劳动保护条件补助政策。对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革、生产线更新等提升劳动保护条件进行资金支持,按照民营企业实际支出金额的一半进行补助,每家企业最多支持10万元。三是支持设立职工互助互帮互济资金(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设立职工互帮互助互济资金(池),对现有在职职工200人及以上、已建立工会的民营企业,筹集资金40万元以上不到80万元的,给予资金补助10万元;筹集资金80万元以上的,给予资金补助20万元。

    下一步,市工总会将继续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夯实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积极作用,助力企业发展,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六、关于税收返还方面

    为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税务部门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17号),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2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期限届满后继续延长4个月。

    下一步,重庆市税务局将继续提升税收管理服务质效,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助推我市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七、关于企业技改方面

    技术改造投资是工业投资的重要来源,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发展质效的重要途径。2022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国技改投资增速和全市工业投资增速3.5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2.1%,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至35.3%。一是以项目为支撑促进投资。深入实施“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建立年度重大工业项目“三张清单”,加强各方协同配合,进一步压实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责任,狠抓项目落地。2022年全年在建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数量、计划总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4%、8.1%,技改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保持“双增长”,有力支撑全市技术改造投资逐步企稳回升。二是企业技改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引导企业聚焦主营主业加大在产品、软件、系统、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研发设计投入,以及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型制造模式和新业态方面的开发投入,推动企业加大所需仪器和设备购置及更新力度,加大技术改造“软投入”。创新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中小企业生态体系,2022年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55家,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达到30%和47%,预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2%。三是数智赋能技术改造提速。以智能化作为技术改造主攻方向,推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赋能制造业企业,促进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等在工业企业的示范应用,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2022年新实施150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建22个智能工厂和160个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联接10省市、38个二级节点、2万家企业。建成10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广域铭岛新入选国家“双跨”平台。通过数智赋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45.8万元/人。

    下一步,市经信委将强化技改政策引领,驱动存量企业技改积极性。优化完善技改政策体系,全面兑现“技改九条”政策措施,加快研究制定出台促进技术改造的实施方案以及“技改专项贷”等政策举措,进一步发挥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企业技术改造环节。

    此复函已经市人力社保局局长黎勇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4日


    联 系 人:汤凯

    联系电话:88633903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