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2年(已归档)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00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8-0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2〕707号


    B

    同意公开


黄义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09号)收悉。经与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力社保局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保用工、促创新、强素质、增协同,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作用不断增强。一是行业规模实力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46家,同比增长32.1%;行业营业总收入618.05亿元,同比增长26.3%;从业人员2.85万人,同比增长11.3%;年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和流动364.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二是行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出台《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填补近10年来人力资源市场领域无地方性法规的空白;印发《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推动“十四五”时期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平台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推进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体系建设,高标准建成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科学城园区。先后批准建设大足、荣昌、垫江、北碚、万州五个市级产业园,初步形成了“1+5+N”三级产业园矩阵发展格局。四是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连续举办三届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猎头行业发展峰会等活动。积极推动落实川渝人力资源服务许可、从业资格互认、产业园联盟发展等工作。深入推进人力资源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评选国家级、市级诚信服务示范机构16家、135家。印发《重庆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积分制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扬正控负新机制。

    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一)运用“政府+市场”手段,解决企业“招工难”。聚焦重点产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面保障”产业用工保障体系,建成“市场常态保障、蓄水池旺季应急、预备制节点兜底”三级人力资源供给模式,以政府有形之手带动市场无形之手,加快推动全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二)构建“政策+平台”招引体系,解决企业“创新难”。针对企业引才难、留才难实际问题,建立完善“政策牵引、公共机构引领、经营性机构支撑”人才招引体系,帮助企业加快引进海内外优秀紧缺人才,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持续举办重庆英才大会、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等赛会活动,搭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示交流和对接洽谈平台,打造优质招才引智品牌。

    (三)注重“线下+线上”两端发力,解决企业员工素质“提升难”。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技术需求,积极打造实训基地,创新线上培训模式,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企业职工劳动素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技能培训业务,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重点产业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积极应对疫情对线下培训冲击,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线上培训平台建设。

    (四)推动“资源+资本”融合,解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动力源”。聚焦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小、散、弱难题,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资本化运作,积极打造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紧盯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人才测评、高端人才寻访等高附加值产业链条薄弱问题,坚持补链成群,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北碚、垫江布局建设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两个市级园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与数字经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五)强化“网上办”和“事后监管”,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效率。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部署,取消了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年审制度,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事后动态监管模式,促进管理重点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移。二是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领取”,材料“一次提交”,全流程“一日办结”。上线手机端开办企业“E企办”小程序,在全国率先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掌上办”“指尖办”。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5号)要求,将开办企业办结时限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三是优化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流程。通过传统方式申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的,许可时限由14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申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在1个工作日之内作出许可决定。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千亿跃升”行动计划,落实《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名优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提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等六大“计划”,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就业作用,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协同发展、集聚发展、开放发展、规范发展,为提高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力资源要素支撑。

    (一)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推动技术创新。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深度融入“智慧人社”建设,以“公共+市场”模式,支持行业优质机构对数据进行开发利用。二是推动产品创新。依托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市内高校等研究机构力量,持续推动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本服务等高技术业态理论研究。三是推进服务创新。持续开展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注册使用自主商标,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社会的整体认知度。

    (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一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以重点企业用工保障为切入口,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支持生产外包、管理外包。深度融入制造业产业链,将专业化能力向上下游制造企业延伸,推动人力资源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二是推动实体企业跨界经营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引导部分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板块剥离,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形成大型公司跨行业参与人力资源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做大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三是推动人力资源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创新资本运营模式,强化人力资源产业与金融资本领域的合作,拓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银行授信渠道。

    (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夯实产业园平台体系。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加快构建“1+10+N”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产业园体系。优化完善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园三期建设立项。落实《重庆市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加强市级产业园的调度管理,促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矩阵布局。统筹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零工市场建设,加快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建设,推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格局。三是持续擦亮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品牌。精心办好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建立HR能力大赛体系,扩大赛事影响力。办好“猎头行业发展峰会”等行业活动,为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示、宣传、洽谈搭建平台。开展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区县、进园区、进企业“三进”行动,提升服务行业发展软实力。

    (四)推动产业开放发展。一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实现人力资源服务许可互认、行业从业资格证通用,推动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围绕西部大开发发挥战略支点作用。依托“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等平台载体,支持市内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培育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区域发展。三是依托长江经济带强化东西交流。以人力资源服务为载体强化我市与长江沿线地区交流合作,通过建立行业交流平台,主动跟进产业内迁,做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四是围绕“一带一路”融入全球合作。发挥重庆“渝新欧”、陆海新通道交汇点优势,围绕产业合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

    (五)推动产业规范发展。一是优化完善立法。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千亿跃升”工作目标,研究出台《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实施细则等补充文件,推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强化市场秩序执法。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报告公示等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大力整治非法劳务中介,规范网络招聘、在线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严肃查处各类“黑中介”,切实维护良好市场发展秩序。三是探索市场长效治理机制。建立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积分制”管理制度,强化市场行为评价,拉长违规行为处罚对于机构的影响,形成扬正控负长效机制,推动市场持续规范发展。

    此复函已经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5月12日


    联 系 人:孙继伟

    联系电话:86868890

    邮    编:401220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承诺落实时间

责任单位

1

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29

市人力社保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