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人社函〔2022〕731号
A
同意公开
市政协民建界别:
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做优我市人才生态圈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第0302号)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科技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重大战略抓统筹谋划,围绕发展大局抓人才引育,围绕夯实基础优化人才服务,不断强化我市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是坚持政策引领,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聚焦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制定“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修订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出台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国有企业引才激励等政策;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出台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十四五”规划,推动我市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二是坚持筑牢平台,广泛吸引汇聚各类人才。依托西部科学城平台,全力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高等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基地等27个项目立项、建设。围绕平台发展需求,深入跟进国家数学应用中心、长安汽车、超瞬态物质科学装置等重点项目人才需求,推进“博士后倍增计划”,实施博士“直通车”、博士后定额资助科研项目等专项,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汇聚重庆。2021年资助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项目137个,招收博士后首次突破1000人,在渝高校毕业生本地居留率达到76.7%。持续强化川渝人才共享,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服务团”,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服务团基层服务行”活动,引导川渝优秀人才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示范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惠及项目173个、受援单位284个。三是坚持活动引领,着力做大人才规模。深入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2021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引才活动250余场。高质量举办2021重庆英才大会,首次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办,引进“高精尖缺”人才3319名、项目407个,分别增长82%、52%。突出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设立海外引才专场活动,不断强化我市海外聚才影响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缺人才目录研究,启动“揭榜招贤”活动,激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性,多层次挖掘吸引人才。2021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5万余名,引才数量同比实现倍增。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6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0万名,占比30.4%,西部领先。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市委联系服务专家机制,调整市委联系服务专家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看望慰问专家,示范带动市级单位和区县联系服务专家1900余人。深入实施重庆英才“渝快办”,加快“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构建全要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将服务事项拓展至68项,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2021年提供“一站式”服务12.3万余人次,服务好评率达到99.72%。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出台《重庆市人才安居实施方案》,明确人才购房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放宽高层次人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采取实物安居、政策支持购房、货币补助等方式,累计筹集人才公寓4.1万余套,提供定向配租住房6万多套,为人才提供安居服务13万余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提案建议,继续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资源共享、强化市场化引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持续完善人才政策。用好现有政策,持续扩大“鸿雁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影响力,稳步推进“塔尖”“塔基”人才新政策落地。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出台引才伯乐奖,建立“一企一策”“一院一策”引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重庆英才集聚专项,完善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分类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不断强化我市人才政策体系。
二是持续深化人才共享。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见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缺人才目录,强化重点城市人才交流,联合举办各类引才活动,持续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服务团基层服务行”活动,扩大两地人才共享合作规模。进一步推动人才领域开放合作,持续举办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英才论坛,发挥“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人才战略研究中心”作用,强化我市柔性引才政策宣传,以签约聘用、项目合作、设立研究室等方式广泛吸引长江沿线地区人才为我市所用。强化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市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人才图谱,实现全市现有人才数据上链,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匹配推荐,助推我市产业人才精准招引和科学培育。
三是持续强化市场化引才。突出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四川省、重庆市签订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川渝地区健全统一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业“千亿跃升”行动,推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融合、开放、集聚、规范发展,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加快推动“引才伯乐奖”政策出台,持续开展“揭榜招贤”活动,加大市场化引才政策支持和项目供给,持续发挥中国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猎头基地作用,举办各类市场化引才交流活动,全面激发市场参与人才引进的活力。
四是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全面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17〕52号)文件要求,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依托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各级培训阵地和红色资源,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高级专家国情市情专题研修班和“三位一体”专家休假疗养活动,以红色资源、改革发展成果感召专家学者,以活动组织彰显组织号召力,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深入实施重庆英才“渝快办”,加快建设“重庆英才服务港”,编制人才服务热力图,进一步夯实人才服务联络员制度,及时帮助专家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继续举办人才服务技能大赛,建立人才服务调查评价制度,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研究制定重庆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推进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让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让我市成为各类人才的集聚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
此复函已经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贵界别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5月20日
联 系 人:赵飞
联系电话:86868885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