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2年(已归档)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10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8-0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2〕740号


    A

    同意公开


左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行业监管确保“外卖小哥”权益的建议》(第0310号)收悉。经与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1+1+4”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6号)。国家文件出台后,我局会同10个市级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渝人社发〔2021〕38号)。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群体分类,制定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出租车驾驶员等权益维护配套文件,形成了“1(国家《指导意见》)+1(我市《实施意见》)+4(部门配套措施)”政策体系。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渝市监发〔2021〕118号),从促进网络餐饮健康发展、维护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落实用工指导服务、健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优化公共就业和社保服务、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效能、强化多方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专项行动初见成效

    我局扎实推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专项行动。一是加强企业指导。采取市区联动、书面调研和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摸排,摸清平台企业用工情况和模式,并宣讲有关政策,累计召开行政指导会15场。二是优化社会保险服务。在“渝快办”“重庆人社”APP、市人力社保局门户网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辟养老新参保、续保、停保、缴费基数变更等事项办理通道。截至2021年底,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达到231万人。三是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将相关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纳入政策补贴范围。同时,积极开发重庆市新职业培训标准、考核标准,评审认定新职业培训示范机构和示范项目。目前已发布两批次共计52个重庆市新职业培训标准、考核标准,编写了2本地方培训教材,认定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30个,开展“快递小哥”“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学员培训1105人。

    (三)职工维权服务做实做细

    一是努力推进建会入会。分类分批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行动,2021年指导督促10家头部快递企业成立工会,发展会员近3000人。在丰都县、渝中区等地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输出地建会入会试点工作,吸纳会员近5000人。二是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460个、“劳动者港湾”示范点110个,解决外卖小哥、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在饮水、就餐、如厕和休息等方面的困难。投入资金30万元,开展送思想文化、送身心健康、送平安保障、送温暖关爱、送岗位技能、送婚恋服务等“六送”活动,累计开展健康体检1867人次,心理健康辅导培训192人次。在物流、电商、生态农业供应链等行业为310名女职工提供免费“两癌”体检筛查。三是防范和化解权益纠纷。组织工会法律工作者、律师志愿者,深入到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区域和场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宪法进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护航行动”。在全市所有区县建立了工会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了《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纠纷调解工作指引》,将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纠纷调解纳入工会调委会工作范畴,最大程度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纠纷处置、化解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四)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加大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8月,按照《2021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国市监网监发〔2021〕50号)要求,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的通知》(渝市监办发〔2021〕161号),出动检查人员10万余人次,使用“重庆食安智慧监管”APP,对全市9个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第三方平台,42家平台代理商、95个配送站,以及5.3万余家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全覆盖检查。指导平台代理商、委托送餐单位等经营者依法到经营辖区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完善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及其分支机构、代理商、委托送餐单位台账。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主体责任。专项检查共发现风险隐患1600起,责令整改418项,立案查处78起。二是强化“以网管网”,持续在线监测。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公司启用信息化手段每月对“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外卖平台落实审查登记等义务情况在线监测,强化“以网管网”“以技治网”,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保障公众餐饮消费安全。2021年对全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含分支机构)开展全覆盖监测12次,监测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45万余户次,发现未公示证照1.5万余户次,公示证照模糊300户次,许可证超期400户次。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核查处置,有效处置率达90%以上。三是推动网络餐饮监管“社会化”。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工作方案》要求,聚焦辖区内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上订餐数量大、频次高、人气排名靠前及新媒体平台上群众关注度高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紧盯群众反映多、社会影响大的重点突出问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网络餐饮实地监督检查,并采取“视频+图文”的形式公开监督检查过程。2021年全市累计开展79期相关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活动294人,检查主体1884家,网络直播点击量8.9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委托第三方开展全市范围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民意调查工作,收集合理化建议20多条,为我市有效开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提供重要参考。四是发挥政企协同效应,提高监管效能。市市场监管局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平台)达成《共同推进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备忘录》,加强政府部门与平台数据共享,以信息技术提升网络餐饮服务合规率。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加大对“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力度。一是规范平台企业用工。鼓励企业直接用工,依法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对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按规定签订书面协议,规范工资发放和社保缴纳。二是加大建会入会力度。继续推动建会入会工作向区县延伸,加快建立全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深入研究工会建会及民主管理作用发挥、科学制定平台算法、与不完全符合确定劳动关系情形劳动者协商规则等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丰富和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政策体系。三是启动职业伤害试点。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委《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110号)要求,我市作为7个试点省市之一,已启动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加强衔接,多方参与、注重协同,压紧责任、任务到人”的思路,计划用半年左右时间重点完成配套政策制定、工作机制建立、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业务培训等工作任务,确保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时限开展职业保障试点工作。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开发新职业培训标准、考核标准,认定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为“快递小哥”“网约配送员”新职业学员提供优质培训资源。五是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继续加强与平台企业沟通,力争与更多的餐饮平台公司达成共识,真正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保障好网络餐饮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5月21日


    联 系 人:龚义龙

    联系电话:88633926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