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2年(已归档)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5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8-0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2〕675号


    A

    同意公开


颜贻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庆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559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我局会同相关部门,2021年从六个方面加强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培养公共服务人才。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助推基层人才振兴,招募603名人员到乡镇基层工作。完成115人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招收及录取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区县基层事业单位招聘,共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048人。引导技工院校开设涉农专业,招收农村籍学生2.9万人。开展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637期,培训干部88700人。实施“山茶花”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招募1960名青年志愿者驻村工作。

    (二)加快培养农村技能人才。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投入补贴资金6亿元,培训脱贫人口10万人次、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18万人次。打造秀山“边城秀娘”、忠县“忠橙电商”、巫溪“宁河巧姐”等乡土技能人才品牌,在17个有乡村振兴任务的区县建成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优质资源开展“渝能人”新职业培训、“巴渝马兰花”创业培训市级培训品牌,为脱贫人口、农村转移劳动者等群体开展“智能+技能”高新技能人才新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指导区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开展传统技艺、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等特色职业(工种)培训。

    (三)加快培养乡村法律人才。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目前全市共有2098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建立乡镇调委会795个、村居调委会8038个,共选聘乡镇和村居专兼职调解员46228名。

    (四)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6万余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52.7万人;培训龙头企业负责人、市级合作社、高级管理人员等农业产业化人才超过700人,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3.3万个,家庭农场3万家。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五)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培养人才600余人。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在区县实施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近三年全市累计选派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市级、区县级科技特派员1.25万人次,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1347项,开展科技培训8万多场,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948人,培训农民470多万人次,帮扶农业科技企业或合作社2.1万多家,向受援区县引进科技项目351项,为受援地引进资金7020万元。

    (六)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推荐30个园区基地申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

    二、下步工作打算

    市人力社保局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培育壮大农村产业人才。以回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和本土青年等为重点,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库”。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展培训认定、职称评定等工作。紧贴乡村人才需求,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工程。深入实施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计划,全年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对象1万人,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2000人。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人才。加强高校“新农科”建设,为农村定向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在“重庆英才”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继续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组织实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特派团专项等,支持乡村特色产业科技项目和科技推广示范园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专题培训、技术示范咨询服务,培养一批乡村急需农村管理复合型人才、乡村产业经营人才和农村实用技能人才,以科技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专家大院、星创天地和农业科技园区融合发展,孵化、壮大农业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线上网络平台,广泛吸纳和聚集全社会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厚植乡村人才振兴的沃土。

    (三)提升农村技能人才水平。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培训机构针对劳动者的培训意愿和市场需求开展培训,劳动者可按规定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培训机构咨询报名参加培训,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

    (四)鼓励支持返乡就业创业。举办第六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和第五届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更好集聚创业资源、打造创业项目、培育创业人才。召开创业联盟服务活动暨乡村振兴分盟发展大会,从资金、人才、品牌、运营等方面整合创业资源,加大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做好创业导师服务团服务乡村振兴活动,结合17个重点帮扶乡镇创业资源及产业发展状况,签订创业导师认领创业项目帮扶协议。充实壮大高级创业导师人才库,充分发挥创业导师作用,帮助培育更多乡村创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设,计划今年新建10个市级园区,并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倾斜。

    (五)深化乡村人才领域改革。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可采用特设岗位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引进人才。将农场经营者、电商人才等纳入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评价范围。设立创业培训示范基地,成立创业指导工作室,发放担保贴息贷款,支持人才下乡创业。加大乡村人才创业和培训支持力度,培育打造专业特色涉农人才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做亮培训品牌。实施“乡贤”引育计划,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才推荐等方面发挥作用。

    此复函已经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5月6日


    联 系 人:苏赋

    联系电话:86868704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