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1年(已归档)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06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7-1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A

同意公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062号提案的复函

渝人社函〔2021〕607号


徐晓玉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劳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营造高质量就业环境》(提案第106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是我国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1994年国家颁布《劳动法》之后,陆续颁布《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根本性作用。我局高度重视职工的权益保护,加大立法力度,先后推动制定实施《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重庆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配合完成《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等立法工作。近年来,我局围绕贯彻落实《劳动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劳动者就业、收入、社保等劳动核心权益保障

    一是保劳动者就业。实施“就在山城”“渝创渝新”“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就业活动,加大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2017—2020年落实各类“稳就业”政策补贴近4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3.4亿元,确保劳动者就业稳定。

    二是强社保兜底保障。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人群全覆盖、人人有保障。截至2020年末,全市城乡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70万人、548万人和727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410万人、109万人和299万人。

    三是增劳动者收入。2010年至今先后4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档从750元调整至1700元,最高档从870元调整至1800元。2019年全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89714元,私营单位平均工资54845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实现区、县级全覆盖,和谐劳动关系企业5394户。

    二、加强监督执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畅通举报投诉咨询渠道。截至目前,全市41个区县(自治县)均设立了举报投诉窗口,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并开通了12333举报投诉咨询专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举报投诉案件认真依法办理。充分运用“互联网+”拓展举报投诉渠道,我市已建立起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市级联动处理系统,该系统以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汇集多种举报投诉渠道,实现了“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处理”的目标。认真开展群众网上投诉回复工作。对劳动者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市长信箱、市长公开电话、市政府信箱、人民网留言板、渝网审信箱、渝人社信箱、市人力社保局门户网站、12333服务热线等渠道提交的违反劳动保障监察的线索信息,认真核实、限期办理。

    二是加强劳动执法。成立专门执法机构,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全市407名专职监察员严格持证上岗。加强工资拖欠重点领域执法,推进“根治欠薪”,2017—2020年处理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类案件4148件,追发劳动者13.5万人,追发金额16.8亿元。在2016年,出台了《重庆市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暂行办法》(渝人社发〔2016〕212号)和《关于做好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6〕264号),并于每年二季度对全市部分企业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累计评出A级(守法诚信)企业14520户,B级(基本诚信)企业14432户,C级(违法)企业496户。对12家用人单位和1个自然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实行失信联合惩戒,面向社会公布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类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例63件。2017年以来,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等方式,开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主动监察。2020年,我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主动监察14889户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44.1万人,书面审查7616户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26.7万人。

    三是规范仲裁案件办理。市、区县两级42个仲裁院全部实体建院,平均每个仲裁院拥有1.8个仲裁庭,有40个仲裁院实现了参公管理。全市共379名仲裁员,其中专职仲裁员227名,兼职仲裁员152名,书记员89人。统一仲裁立案细则、庭审规则、终局裁决适用范围等。健全裁审衔接机制,会同市高法院建立裁审衔接机制,统一受案范围、法律适用标准,明确衔接程序,建立六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裁审问题40余个。与市高法院签订数据共享合作协议,建立分片区、分层级、分领域的案例研讨长效机制,统一适用标准46项。2017年至2020年,全市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案件134664件,审结案件137070件,结案率为96.53%。

    三、加强基础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围绕《劳动合同法》实施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两个抓手,深入开展劳动合同普及,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常年维持95%以上,2017—2020年备案当期有效集体合同15.7万份,覆盖59.8万户企业376.6万职工;规范劳务派遣,有力保障近2000家劳务派遣企业、62万劳动者合法权益。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率先出台《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评价规范》地方标准,率先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点创建活动,在首批3个区县开展了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改革。加强劳动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每年实现普法对象全覆盖,我局在“五五”“六五”“七五”普法中均获评先进;我市承办全国人社法治知识竞赛并获总决赛第二名。在内部通过下大力狠抓依法行政,切实解决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不统一;完善“金保”系统,落实社会保险信息公开,保障劳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实现自由查询个人社会保险参保信息;成立12333人力社保电话服务咨询热线,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快捷信息通道等等,不断改善劳动争议处理的法治环境。

    另外,针对疫情防控下的劳动关系问题,出台稳慎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系列政策,及时明确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处理标准,引导企业灵活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调整工时等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倡导企业与职工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携手共渡难关。同时,通过援企稳岗返还、社保费“免减缓”、保障企业用工、帮助农民工安全出行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动者安全返岗。2020年,为近20万户单位减免社保费223.5亿元,发放稳岗返还17.7亿元,落实社保补贴等资金17亿元。

    2020年5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紧扣劳动就业政策和“两法”规定,着眼于政府、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须履行的责任义务,重点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劳动争议调处等方面的情况。调研组先后赴合川区、两江新区、渝北区,走访辖区工业园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产业、企业,深入了解“两法”贯彻实施情况;分别召开市、区级部门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市高法院及市(区)人力社保局、国资委、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有关企业负责人、农民工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聚焦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同时,委托全市各区(县)人大常委会,对本区域贯彻实施“两法”情况进行调研,提交书面报告;设计网上问卷,面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开展贯彻实施“两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分析,充分吸纳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正式上报全国人大。我局每年在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中,坚持把《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纳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工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监督检查情况列入我局年度法治人社工作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

    您在提案中所提的问题在市人大的调研报告中已有所反映,我局已经掌握并高度重视,并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求得国家层面的支持,同时广泛收集外省市的做法,正在制定相关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更大程度地发挥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的作用。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其他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及相关制度。建议市人大向全国人大提出修订《劳动法》相关内容的建议,加快推进劳动标准立法,规范新型用工关系,加强劳资双方诚信法律约束,统筹劳动用工责任分配与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探索退休年龄与劳动关系脱钩制度,统一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劳动标准。

    (二)大力推广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系统。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系统已开发完成,从2021年3月上线运行,届时,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将会把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纳入日常监管范围,以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检查和监管力度,对失信中小民营企业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避免违规行为损害中小民营企业中劳动者的权益。

    (三)切实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执法力度。一是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继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举报投诉咨询途径,及时受理劳动者各类举报投诉,及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要求,组织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每年对用人单位开展主动监察工作,向职工发放《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问卷调查表,收集情况,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在网站公布检查结果。继续坚持和巩固人力社保、公安、市场监管、工会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对问题严重的用人单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是落实相关制度,对违反劳动保障问题严重的企业依法惩处、及时曝光,不断强化劳动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四)继续做好人力社保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今年是“八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我局将按照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围绕人力社保法律法规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特别是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精准普法,编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人力社保篇)》,帮助中小民营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此复函已经黎勇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10日


    联 系 人:许兴桥

    联系电话:88633709

    邮政编码:4011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