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1年(已归档)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01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7-1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A

主动公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011号提案的复函

渝人社函〔2021〕609号


竹隰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面向职业初期技术专业人才“赋能培训”项目的建议》(第1011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国办发〔2019〕24号)。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2019年2月,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9〕3号),2019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渝府办发〔2019〕86号)。

    我市《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性、均等化,注重服务终身,保障人人享有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大规模、高质量、全覆盖的职业技能培训。《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明确,2019年至2021年,全市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大力提升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困难群体等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但同一职业项目同一等级不得重复享受。

    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先后印发《关于发布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培训成本和市场需求成本的通知》(渝人社发〔2019〕124号)、《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9〕13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0〕4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0〕46号)、《关于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渝人社发〔2021〕12号),细化明确提升行动各项培训的目标任务、补贴标准、范围对象、培训模式、保障措施、实施步骤、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2019年,全市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3万人次,超人社部任务(21万人次)1.4倍,超市政府任务(40万人次)10.3万。2020年,全市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1.2万人次,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目标(35万人次)的203.4%,完成市政府目标(50万人次)的142.4%。2021年,计划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50万人次,截至2021年3月底,已开展各类培训15.9万人次。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要求,市人力社保局积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认真做好新兴产业、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群体等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工作。

    一是发挥政府补贴引领撬动作用。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的新职业,其中,专业技术和生产制造(职业分类大典第二大类、第六大类)的新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为200元/人.天,其他新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为150元/人.天(其中,高级工及以上为180元/人.天),培训周期均不超过30天;对于各区县针对区域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实际需求,组织开发的特色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为130元/人.天,培训周期均不超过30天;对于我市组织开发的专项职业能力,按照培训成本分别给予231元/人至1428元/人的培训补贴。高校毕业生(适用时间为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至毕业后两年的6月30日止,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二是提升培训基础能力和质量水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用行业领先理念、技术和师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先后与华为、腾讯、百度、创新奇智等行业领军企业签订了“智能+技能”高新技能人才培养协议,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更好服务信息技术、网络运用以及ICT领域人才培训工作。依托重庆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重庆市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联合腾讯公司,组织“互联网营销师”、“电子竞技运营师”等新职业师资培训。在全市遴选认定三批次350余所新职业培训机构,开发27个新职业的培训标准、考核标准,开展统一考核考试,组织开展1000余名新职业讲师培训。支持我市互联网优质企业猪八戒网、华龙网在两江新区分别成立重庆两江新区八戒职业培训学校、重庆两江新区华龙职业培训学校,运用优质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服务。

    三是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培训工作。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等市级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业、康养服务、医疗护理员、高危行业企业、邮政快递行业以及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新型学徒制、“马兰花”创业培训等10余个专项计划,紧紧依靠行业主管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支撑作用,丰富培训体系。强化企业培训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可对本企业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和服务(业务)外包人员开展补贴性培训,申请直补培训补贴资金时,无需开具培训费发票。同时,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聚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等主题,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培训。市属国有企业年均组织新入职员工培训超过1000期,培训1万余人次,为新员工适应工作、顺利上岗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力度。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攻坚行动和质量年活动,下达分区县职业培训指导性计划,举办新闻通气会、政策培训班、电视电台访谈和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300余场次,将政策、资金、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鼓励高校毕业生和职业初期的企业职工参加培训。做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宣传引导,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的有效联动,帮助职业初期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您提出,加大对面向职业初期(应届大学生毕业生或者工作1--3年的大学毕业生)的赋能专业培训的支持力度,鼓励在特定行业有资源、技术、市场优势的领先企业开展培训服务,聚焦“赋能”培训项目给予倾斜支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做好培训质量把关等建议,对我们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意见建议,研究“赋能”培训与现有培训项目的融合结合与推进实施工作,面向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5号),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师资、教材、实习实训设施等培训资源优势。二是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深入实施2021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以提高培训层次为重点,把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质量年的首要任务,加大培养评价力度,组建百名质量督导员队伍,加强培训过程、培训评价、培训资金管理。三是全面推行职业培训电子券。通过人社部门发券、劳动者领券用券、培训机构验券、人社部门核券,打通管理流、服务流、监管流,统筹优质培训资源,支持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社会劳动者便利享受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四是注重发挥行业企业积极作用。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和优质企业,紧密对接行业,利用行业里的大量企业资源,围绕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培训补贴资金支持企业力度。五是加强特色工种、专项职业能力开发。支持区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开发特色工种,纳入补贴性培训项目目录。加强我市专项职业能力开发,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需求,开发专项职业能力,纳入培训体系,更好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

    此复函已经黎勇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10日


    联 系 人:龙海涛

    联系电话:88633917

    邮政编码:4011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