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904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人力社保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0-12-02 | [ 发布日期 ] | 2020-12-02 |
[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904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人力社保局 |
[ 有效性 ] | |
[ 发布日期 ] | 2020-12-02 |
[ 成文日期 ] | 2020-12-02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38号提案的复函
渝人社函〔2020〕572号
段红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重庆市外来基础人才引进的建议》(第0038号)收悉,经与市委宣传部、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系列讲话精神,推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两地”“两高”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多角度宣传,塑造良好城市形象。2019年,成功组织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重庆英才大会、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10余场重大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其中,智博会相关报道全网刊播转载5.2万余篇(条)、累计阅读量7.4亿次。重庆形象宣传片、旅游宣传片、智博会宣传片和《大美重庆》画册、《重庆概览2019》在全媒体和全网进行广泛推广,入驻重庆机场和6家基地航空公司,覆盖国际国内多条航线,月均受众500万人次以上。二是聚焦高精尖缺,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成功举办2019重庆英才大会,签约引进紧缺急需优秀人才683名,项目248个。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评选首批重庆英才389人、团队95个。优化“鸿雁计划”政策,扩大奖励范围,2019年认定“鸿雁计划”人才248名,发放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落实《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激励政策,兑现人才安家资助、岗位津贴、个人所得税奖励、科研项目扶持等2300余万元。积极搭建引才平台,新建海内外引才联络站36个,聘请引才大使10名,推动建立海外常态化引才机制。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快产业人才培育。突出精准育才,在整合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基础上,制定生育医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能源和网联汽车等人才政策措施,支持行业人才向重点企业集聚。深入实施“巴渝工匠”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能人才相互交流441人。着眼以赛育才,分类举办“巴渝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120场次,重庆培养的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电子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我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四是突出紧缺实用,加快集聚青年人才。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新增就业见习基地2788家,提供免费创业工位5000个,促进9.42万名青年人才到基层就业。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新增市级以上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46个,新进站博士后357名。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24条措施,通过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下派各类专家3000余名。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全科医生和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为基层招募培养紧缺人才4000余名。统筹打造“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品牌,持续开展“事业单位专场招聘会暨博士后专场招收”“博士渝行周”“民营企业引才服务月”“海外优秀人才(项目)对接会”、全国“双一流”高校巡回招聘会等系列活动,举办活动140余场,引进紧缺优秀人才7000余名。五是优化人才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生态。建成市级高层次人才“一站式”平台,指导各区县建立“一站式”服务站,构建市、区县、用人单位三级联动人才服务体系。实施人才服务证制度,建成千余人的服务专员队伍,推行“服务专员+联络员”一对一服务。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人才贷”政策,为人才提供100~2000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信用贷款。持续开展高级专家休假、疗养、学术交流“三位一体”活动,获得专家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所提建议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从宣传上造势、从政策上完善、从引育上发力、从服务上提升,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智力支持。一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继续做好智博会、英才大会等重要活动对外宣传,加强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宣传报道。开展好“感知重庆”等主题外宣活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讲新重庆故事,唱响“山水之地、美丽之城,重庆,行千里、致广大”重庆城市形象品牌,为重庆人才引进营造良好外部舆论氛围。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研究制定“塔尖”人才政策,优化创新创造顶尖人才及团队的支持政策。继续举办“重庆英才大会”,面向全球招揽高端人才和创新项目。优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扩大入选人才覆盖面,强化引才育才效应。支持重点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创新柔性人才引进模式,探索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创新支持重点企业设立人才流动站,促使内外高端人才资源向重庆重点产业集聚。三是加强基础人才引育。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目录。优化重点支持青年人才、基础人才等紧缺实用人才的“塔基”支持政策,制定支持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探索实施重点产业“一产业集群一人才计划”,加快产业基础人才集聚。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健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持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等试点,分类举办“巴渝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依托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着力壮大基础人才队伍。四是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发挥区县、园区、用人单位人才三级服务体系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加大人才服务投入,提升企业人才人性化服务水平。加快“互联网+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点受理、共同服务”,推动智慧化服务。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青年人才驿站建设,满足人才在渝住房需要。出台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将机场高铁要客服务、旅游景点免费、休假疗养等17个项目纳入服务范畴,增强人才的获得感、荣誉感。
此函已经我局陈元春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回执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6月11日
联 系 人:孙振华
联系电话:88152598
邮政编码: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