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904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人力社保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0-12-02 | [ 发布日期 ] | 2020-12-02 |
[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904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人力社保局 |
[ 有效性 ] | |
[ 发布日期 ] | 2020-12-02 |
[ 成文日期 ] | 2020-12-02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035号提案的复函
渝人社函〔2020〕591号
竹隰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中小规模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的建议》(第1035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工商联等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引才政策、强化育才措施、优化人才服务,切实加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吸引人才。在缓解企业引才用工难方面,市人力社保局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六条措施》,提出鼓励企业大力引进人才、加强企业就业用工服务、加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针对企业引才的“鸿雁计划”,给予引进人才最高200万元的奖励,给予用人单位引进人才年薪5%的引才补助。截至目前,已支持汽车、装备、新材料、大数据、互联网、生物技术等领域民营企业引进人才近300名,发放人才奖励资金4000余万元。二是强化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每年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量的资金,分层次开展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免费培训。2019年,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领航人才培训计划,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45期,培训各类人员3868人。积极开展“渝商名家”成长行动,推动成立西部首家中国(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开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头人培训、市属民营企业总会计师专题培训等10期,累计培训800余人。放宽民营企业人才职称申报条件,将特殊人才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区县。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招收1名全职博士后,按每人5万元标准给予设站单位补助;对入站的全职博士后,按每人16万元/人标准予以日常资助;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给予50万元资助。三是搭建民企与专家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有针对性地进园区、进企业“一对一”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难题诊断咨询辅导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今年一季度,在重庆英才网上共为733家民营企业发布岗位需求1411个,人才需求5467个;与26所高校合作开展30场网络招聘活动,参与活动民营企业52家,岗位需求170个,人才需求838个。四是优化民营企业人才服务。深入实施人才服务证制度,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配偶就业、户籍等服务。针对人才金融服务需求,新出台高层次人才“人才贷”政策,为人才提供100~2000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信用贷款。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人才服务和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行线上服务,通过网上办、手机办、不见面办等方式,切实帮助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用人单位提供线上引才和线上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所提意见建议,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领会实质、联系实际、见诸实效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新发展”。一是完善引才政策。完善“塔尖”人才政策,支持一批创新创造顶尖人才及团队。出台“塔基”人才政策,创设紧缺专业博士、硕士、本科生等青年人才的支持政策。出台支持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探索实施重点产业“一产业集群一人才计划”,将民营企业纳入到有关政策支持范围。深入实施“鸿雁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引进更多紧缺优秀人才。二是强化民营企业人才培养。2020年将继续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微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努力提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推动产才融合发展,健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在中职学校新设机器人、物联网、轨道交通等新兴专业50余个,每年输送高技能人才3万名。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进职业技能和高校扩招提质两个“三年行动”,着力壮大民营企业等企业技能人才队伍。三是促进人才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参加重庆英才大会招聘人才。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探索市场化引才激励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用人主体、猎头企业等第三方参与高层次人才引育。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人才。四是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出台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健全人才服务制度,充分发挥市、区县、用人单位人才三级服务体系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加大人才服务投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提供智慧化服务,加快“互联网+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点受理、共同服务”。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青年人才驿站建设,满足人才在渝住房需要。
此复函已经我局陈元春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回执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5月18日
联 系 人:汪远
联系电话:86867389
邮政编码: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