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 2020年(已归档)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904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0-12-02 [ 发布日期 ] 2020-12-02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904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有效性 ]
[ 发布日期 ] 2020-12-02
[ 成文日期 ] 2020-12-02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93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0-12-0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934号提案的复函

渝人社函〔2020〕466号


杨志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制止我市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建议》(第0934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举措,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先后出台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一次性定向就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就业的企业,最高可给予每人6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实施万名青年就业见习计划,鼓励用人单位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批高质量的就业见习岗位,并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建功立业。二是强化创业引领,激发创业活力。实施“渝创渝新”创业促进计划,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力争每名有意愿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优化创业指导服务,推动创业孵化基地优先向毕业生开放,提供低成本场所和咨询辅导、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全要素服务,帮助解决税务登记、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实际问题。每年提供5000个免费创业工位,有需求的毕业生可就近就地申请入驻。积极搭建交流对接平台,举办“渝创渝新”“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等各类创业活动,为创业毕业生提供项目、资金、技术、市场对接渠道。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开展专项帮扶。新建10个区县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就近就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结合“智能就业”信息系统建设,会同市教委打造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重点企业用工联盟、创业联盟、培训联盟等平台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按照“互联网+就业服务”的要求,进一步丰富服务手段,运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平台,多渠道、点对点发布和推送就业信息,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人岗匹配等服务。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提升毕业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建立动态管理的实名数据库,精准掌握毕业生信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重点对贫困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援助,确保其全部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四是强化宣传引导,确保政策落地。组织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进校园活动和就业指导校园行活动,组织专题讲座、就业沙龙、经验分享等活动,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依托“重庆人社”“重庆就业”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格局,广泛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把政策内容讲清楚,把申办流程讲清楚,做到政策全覆盖、高校全覆盖、宣传渠道全覆盖,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消除就业歧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反就业歧视政策。对接跟进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就业歧视法》精神,研究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运用微信推送、视频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二是完善反歧视就业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监督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的监管,禁止招聘信息发布中含有性别、民族、院校等歧视性内容。指导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同等学历不同培养方式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同等就业机会。加强用人单位实施公平就业和职业平等情况的监督,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存在的就业歧视行为;对存在严重就业歧视或多次就业歧视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三是加强大学生反就业歧视教育。针对大学生就业中可能遭遇的歧视问题,制定相关学习宣传课件、资料,向所有大学生介绍就业中可能遭遇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等问题,指导他们正确面对,切实增强大学生维权意识。同时,推动高校成立大学生公平就业促进与维权部门,帮助遭遇歧视的大学生维护权利。

    此复函已经我局陈元春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4月19日



    联 系 人:杜纳力

    联系电话:88633902

    邮政编码:4011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