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 > 2017年(已归档)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81XW/2017-1807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0-04-09 [ 发布日期 ] 2017-06-01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81XW/2017-1807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有效性 ]
[ 发布日期 ] 2017-06-01
[ 成文日期 ] 2020-04-09
关于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2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17-06-0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27号建议的复函

渝人社函〔2017〕745号


熊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技能人才素质、推动技能人才发展的建议》(第0127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从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出发,深刻剖析了阻碍技能人才发展的原因,提出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技能人才积极性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促进重庆经济的健康、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我市技能人才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技能人才素质,推动技能人才发展,积极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和地位,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34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共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0人,全国技术能手14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

    一是构建政策体系。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此后,市级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改善技能人才待遇的意见》《重庆市产业人才支持计划》《巴渝工匠2020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构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获得人社部批准建设“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项目,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过半。获批1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7000余万元,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评选建立11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多层次的技能人才培训活动。

    三是强化表彰奖励。认真落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表彰,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给予2—5万元奖励,并纳入市管专家库。积极开展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重庆市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市级评选表彰,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完善技能人才引进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参照《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渝府发〔2009〕58号)第三类、四类人才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对于引进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可不受学历条件限制落户本市。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巴渝工匠2020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发展政策。建立职业技能竞赛财政补助制度,举办市级、区县级职业技能竞赛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奖励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分期分批培养命名“巴渝技能大师”和“全市技术能手”。继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中职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不断改进培养方式、加强基础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发挥好现有的1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筹建一批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到2020年底前,建设18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实施重点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和需求预测,建立重点产业紧缺工种目录定期公布制度。大力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计划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建立重点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制度,每年在重点产业领域资助培养一批技师和高级技师,对通过技能培训、鉴定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财政给予一定补贴。

    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依托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基地。组织发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其他社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职教师资企业实践培训,每年组织1000名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参与企业技术革新。

    总之,我们将努力做好技能人才工作,提高技能人才素质、推动技能人才发展。也请您及其他人大代表及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共同为推动重庆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此复函已经我局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6月1日


    联系人:董涛

    联系电话:88126901,13628466326

    邮政编码:401147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