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 > 2025年(已归档)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4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6-0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5557

A

同意公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市届人大次会议第0647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杨一代表:

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管理的建议》(第0647号)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市交通运输委共同研究办理,所有事项已经解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健全“一卡通”政策体系事项

2024年,通过强立法、谋长远、推改革,全市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逐步完善。在立法层面,《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已于202511日起施行,《条例》涵盖功能定位、各方职责、应用拓展、川渝协同、安全保障等内容,为全国首个区域协同“一卡通”条例。在政策层面,20249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渝府办发〔202473号),部署未来48大领域47项目标任务,形成全市统一的“1342”行动计划,即建立1个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拓展身份识别、资金发放、缴费支付3大功能应用深度,试点打造4类居民服务“一卡通”创新场景,打造不少于2个居民服务“一卡通”协同样板间。20251月,《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目录清单(第一批)》正式公布,涵盖政务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就医购药、川渝协同等185项事项。在改革层面,积极谋划“构建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改革,被纳入市级“加快实施一批”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锻长板”改革项目,“一卡通”专区上线服务41项,84个文化体验场馆支持社保卡刷卡(扫码)入园入馆,成功打造3个应用集成场景,2024年度3项改革目标全面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一卡通”制度架构,构建政策体系完备、应用建设规范的良好格局。一是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供给。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推进社保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金融服务等领域“一卡多用”。完善社保卡管理制度,印发《卡片管理工作手册(试行)》《卡片管理操作指南》《网点服务暂行管理办法》,启动《业务经办规范》《上门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文件编制工作二是实行应用目录动态管理。编制印发“一卡通”应用目录清单,明确各领域“一卡通”应用的责任部门、业务场景、用卡形式等,并根据群众需求变化,及时更新调整应用目录清单,确保时效性和实用性。三是强化应用管理标准规范常态化开展社保卡用卡环境摸排检查工作。利用现有资源,根据标准规范要求做好“一卡通”读卡扫码终端的部署改造。“一卡通”线下应用场景严格执行卡认证、卡鉴权等标准流程,线上应用场景遵守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统一标准和接入流程。

二、关于建立多跨协同工作联动机制事项

自国务院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来,全市社保卡工作高位统筹、部门联动推进制度体系重构,多跨融合、点面结合促进各民生重点领域“一卡通用”。一是迭代“一卡通”部门联动。在组建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市级专班基础上,扩大成立了由人力社保、发展改革、司法、财政、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20个部门协同推进的“一卡通”工作专班。二是加快“一卡通”应用建设。围绕实践需要,编制“社会·渝悦·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三张清单,横向联动39个数据源部门,纵向贯通部市县镇4个层级,拆解、集成3个业务模块、13个业务单元、242个业务事项,已纳入数字重庆建设一本账三是推进“一卡通”区域协同。深化川渝“一卡通”,实现社保卡申领、补换等10项业务互办,累计打造社保卡服务网点8098个,服务两地群众59万余人次;两地47个景区持卡(码)入园、191家图书馆持卡(码)通借通还;升级遂潼“一卡通”协同样板间,政务服务“一码登录、一码通办”,23项功能互认互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系统对接、资源整合,健全“一卡通”多跨协同工作联动体系。一是深化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市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专题协调会,落实成员单位职责,研究部署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推动“一卡通”综合应用。二是加快数字化建设。提速开发“渝悦·居民服务一卡通”数字应用,实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一卡通”系统化、精准化。谋划一批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形成贯通层级的处置能力。迭代升级“一卡通”线上平台,优化服务体验三是推动跨省“通办通用”。推动与四川、西藏、贵州等省份数据互认共享、业务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办通用”工作机制。深化跨区域“社银合作”,持续扩大渝藏社保卡异地互办服务网络。迭代开展川渝藏“一卡通”惠民便民服务活动,重点打造川渝毗邻地区“一卡通”协同样板间。

三、关于丰富拓展“一卡通”应用场景事项

我市聚焦全面筑牢高效、便民的社保卡服务体系,持续巩固人社领域“全业务用卡”成效,有序拓展社保卡在民生领域应用,让更多好用、常用、管用的“一卡通”场景触手可及。一是完善服务体系。2024年,全市持卡人数达3651万人,电子社保卡覆盖率7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经办服务网络,全市2140个服务网点办理社保卡业务964.3万件,回访满意率达99.7%。实行个人新办、补换社保卡现场即办即取,线上网办邮寄到家,将区县经办机构批量新办社保卡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全面优化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近办、线上办、协同办、上门办服务举措,提升群众办卡体验。二是拓深应用场景。坚持线上集成、线下延伸,持续拓展社保卡在人力社保、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一卡通用”。人社领域105项服务实现“全业务用卡”,补贴待遇进卡超2000亿元;发行加载交通密钥的第三代社保卡221张,实现全市轨道、公交“一卡通乘”,中心城区持卡出行9折优惠,持卡人在全国300余个城市便捷通乘;全市3.3万个定点医疗机构持卡就医购药;电子社保卡与“渝快码”互通互认,“一卡通”专区上线41个服务事项。2024年,全市社保卡用卡(码)量8亿人次。三是激发首创活力。打造全市首个“一卡通”应用集成社区,构建一卡“办事、用餐、阅览、休憩、文化体验”五位一体应用“生态链”。社银合作打造社保卡优惠消费“生活圈”,为市民提供“一卡畅享”购物、游览、就餐等消费场景。全国首创社保卡乘公交低碳出行兑换积分活动,率先以社保卡为载体批量发放退赔款,试点推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直达社保卡。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拓展“一卡通”应用场景,延伸跨领域、跨层级服务边界,推动“一卡多用、全市通用”。一是深化“一卡通”应用拓展成效。将“一卡通”服务与人力社保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巩固“全业务用卡”实践成果,强化办事凭证用卡、待遇补贴进卡等功能应用,实现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人事考试缴费、证书查询、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105项服务全覆盖。建立卡(码)使用数据月度分析调度机制,确保人社待遇补贴进卡比例稳步提升,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待遇通过社保卡发放试点工作。二是拓展更多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推进社保卡在就医购药领域身份凭证功能应用,推进线上预约挂号,探索电子社保卡与电子医保凭证、电子健康卡融合使用。进一步提升群众持社保卡乘坐公共交通便利化水平,探索公益卡功能加载、县域便捷乘车等创新试点。社保卡持续嵌入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业务环节,推动实现购票、入园、消费“一卡通用”,争取年均拓展4个景区场景。探索建立文旅领域优惠人群精准识别机制,全面融入“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应用。三是升级电子社保卡基础能力。突破技术壁垒,加快推进电子社保卡与其他融合使用推动实现“一码多用多领域拓宽电子社保卡应用场景有效支撑群众享受一体化、便利化服务。夯实社保卡应用拓展支撑能力,提升电子社保卡使用便捷度,解决展码难”“支付难”“刷脸难问题

四、关于加强宣传引导和培养群众用卡习惯事项

2024年,全市社保卡工作聚焦全方位媒体宣传,“一卡通”工作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央媒刊载6篇次,全媒体报道135篇次,“一卡通”社区在央视《焦点访谈》呈现,相关经验做法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作信息刊载,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工作会参阅案例,作为西部唯一省市在全国社保卡专题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结合“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季”系列宣传活动,依托各区县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进圈入群”,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权威发布最新社保卡惠民服务季动态信息,使用政务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等融媒体产品发布170条推文、累计阅读量超100万,组织进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乡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40场。

下一步,我市将创新“一卡通”推广路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智慧应用生态,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联动。一是深入开展《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宣传贯彻。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三进”活动,推动《条例》顺利实施。二是打造惠民服务活动品牌。擦亮更具“一卡通”辨识度的宣传品牌,启动实施“一卡通”助力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专项活动,开展城市漫步打卡、交通出行优惠和热门景点旅游优惠活动。联合社保卡合作银行,在五一、国庆、寒暑假、春秋旅游季等时间节点,分领域开展消费优惠让利活动。三是打造应用集成样板场景。探索市区(县)联动、社银合作新路径,打造“民生+金融”智慧社区、学习+生活+就业”智慧校园人才+产业智慧园区建设一批可复制易推广具有重庆特色的“一卡通”应用集成样板场景。

此答复函已经市人力社保局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人:刘施航

联系方式:18580741373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