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 > 2024年(已归档)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9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5-0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4〕621号


    A

    同意公开



赖薪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建议(第0390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科技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人才工作部署,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大力支持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助推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设立重庆标准创新奖励制度。《重庆市标准化条例》第九条第一款提出:本市建立标准创新奖励制度,对在标准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目前,浙江、江苏、云南、江西、上海等地区设立了标准创新贡献奖。目前,我市正按要求研究提出评比表彰项目优化情况,拟在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中加入标准项目、组织和个人奖励内容,充分调动全市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标准创新活力。

    (二)建立标准化职称考试制度。《重庆市标准化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提出,本市建立标准化人员专业水平考试制度,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重庆市标准化专业人员资格考试试行办法》(渝职改办〔2008〕22号)和《重庆市标准化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渝人发〔2008〕66号),每年举行一次标准化专业人员职称考试,中初级采取以考代评。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重庆市工程技术质量专业职称申报条件》,将标准化专业作为子专业单列开展评审。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累计通过评审约1800人,其中取得中初级职称约1470人,取得高级职称约330人,为我市培养了一批从事标准化专业技术工作的优秀人才。

    (三)建立标准化人才挂职兼职制度。为实现质量标准化技术产学研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衔接,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正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赴外顶岗培养实施方案》,分批选派优秀中青年技术人才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长安汽车、凯瑞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市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顶岗培养,顶岗培养人员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工资及福利待遇不变,搭建我市标准化人才智库,实现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走进产业、走进企业。

    (四)强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提升。组织开展全市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质量监测工作和职业院校新专业评估工作,推动各校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水平,提升标准化人才培养质量。出台《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若干措施》等文件,引导各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等项目,提升标准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您的建议,不断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标准化人才支撑。

    一是完善标准化人才激励机制。根据《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制定完善我市标准化人才激励实施办法,同时将符合相关条件的标准化人才纳入市级人才政策支持范围。

    二是创新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标准化技术专业;组织开展2024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新专业评估工作,开展专业质量监测工作,推动学校提升标准化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搭建相关专业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平台,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因地制宜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举办国际化、专业化的标准化人才活动以及职业技能大赛。实施重点专项育才,大力实施标准化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支持行业主管部门申报举办高级研修项目。

    三是优化标准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职称政策体系,优化绿色通道职称评审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标准化人才通过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拓宽标准化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做好标准化人才顶岗培养的需求挖掘、岗位协调和选派工作,探索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标准化人才挂职及兼职制度。

    四是丰富完善人才服务措施。完善《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推动服务方式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构建全要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满足人才多元服务需求,提升人才服务品质。提高市级部门和区县协同服务能力,为符合条件的标准化人才提供职称申报、出入境和科技咨询等服务,推动人才服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人才发展赋能,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

    此答复函已经市人力社保局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16日


    联 系 人:林  鑫

    联系电话:88126991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