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 > 2024年(已归档)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6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4-1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分享:

渝人社函〔2024〕608号


    A

    同意公开


黄义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人才引育链条助力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议》(第0769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深入优化和实施引才政策,贯彻落实“鸿雁计划”“塔尖”“塔基”等引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从安家资助、岗位津贴、人才奖励等方面予以激励。2023年,认定高层次人才173人,同比增长23.6%;审核入选“鸿雁计划”人才614人,同比增长71%。出台“新重庆引才计划优秀青年专项”,印发《关于落实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卓越工程师启航专项实施方案》《卓越工程师海聚专项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引才政策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优化“一行动一计划”政策体系,全力实施“新重庆引才计划优秀青年专项”,抓好“塔尖”“塔基”“卓越工程师”等人才政策,积极推动人才工作精准施策。积极与用人单位联动,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加强人才政策培训,切实帮助用人单位更快掌握各项人才政策内容,更精准、高效地引进人才,推动重庆加快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二、关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千名高层次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选派肯学习、有潜力、善创新的中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到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协作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区顶岗培养,计划5年选派1000名,截至目前已选派391人交流培养。推进培育培养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7家,市级继续教育基地22家,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11家。新建技能人才平台200余个,全面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的3个“3+”组训模式,全年培训技能人才27万人次,产业匹配度87%。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人才自主培养步伐,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职业院校自身优势,培养领军人才、技术专家、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联合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创新平台。认真贯彻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好服务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技术考评培训,启动高级职称评审,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队伍保障。

    三、关于建立人才留用机制

    推动出台引才“伯乐”激励办法,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成功引进人才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保,按照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猎头费或其他引才合作方式服务费的30%给予激励,最高不超过3万元/人。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重庆人才服务卡,享受公共交通、旅游、子女入学、医疗、契税补助等服务。实施《新重庆引才计划(试行)》,从创新创业、生活补助、其他支持举措三个方面为海外优秀青年提供政策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出台《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对人才分类认定和分类服务进行细化优化,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工作制度。持续推动卓越工程师“启航”“海聚”专项实施方案,引导市场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参与引才,对人才招引成功的第三方给予补助。

    四、关于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3年开展“百万人才兴重庆”“卓越工程师大赛”“巴渝工匠”杯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积极举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支持用人单位开展人才、项目引进洽谈活动。推动人才双向离岸创新创业,举办博士离岸创新创业项目洽谈会,7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1020位博士人才受邀来渝参会。创新成立陆海新通道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发展联盟,发动9个国家的22家技工院校、企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为首批联盟成员,促成8项校校、校企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高质量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促进海内外人才深入交流合作。持续开展“百万人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赴全国重点地区及高校招才引智,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推进西部HR能力大赛活动举办,持续扮靓行业品牌。召开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全力凝聚产业发展动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五、关于创新人才工作模式

    以改革为抓手,探索人才租赁和人才培养补偿机制,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经验。推进企业“新八级”改革试点,实现职业发展贯通;推进全周期劳务派遣用工企业侧服务监管新模式等四个创新试点项目,进一步探索构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的模式机制,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人力资本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发挥本地人力资本相关机构、载体、联盟等桥梁作用,搭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和实践转化平台,支持人力资本贷、人才投等金融服务产品推广运用,积极申请人力资本增值权益分配试点。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让人口红利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变。

    六、关于扩大“鸿雁计划”的实施范围

    为推动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强化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人才支撑,我市围绕“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对现有人才引进政策迭代升级,出台了“渝跃行动”“新重庆引才计划”,新政策更具有竞争力、针对性,对于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更强。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新旧引才政策衔接及新政策实施工作。加强用人单位与优秀人才的交流渠道构建,同时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此答复函已经市人力社保局黎勇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13日


    联 系 人:丁思琦

    联系电话:88126990

    邮政编码:40112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APP

重庆人社APP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便民数字地图

12333
智能客服

政策咨询
问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