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同意公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55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人社函〔2021〕518号
曾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招工难、留工难”的建议》(第1055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做好民营企业用工保障工作意义重大。我局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与相关市级部门通力合作,多措并举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劳动者就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稳定。
一是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已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用工招聘服务,开辟快捷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促进民营企业和劳动者实现有效对接:在各区县均设有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并推进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信息化,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免费为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职业介绍等服务;开设重庆智能就业平台、重庆就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企业可在线进行招聘信息发布、简历查询、招聘会预约等,有效降低企业招聘成本;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市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提供现场招聘、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开创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以“供需对接渠道、政策宣传窗口、服务民生阵地”为功能定位,于2020年6月20日启动了“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务。按照“专业化、常态化、品牌化、国际化”要求,固定于每周五15:00~16:00开展一期直播招聘,为用人单位全免费招人招才,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实现就业,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构建网上人力资源市场。
二是推进跨区域劳务协作。高度重视跨区域劳务协作,同东部地区及周边省市人力社保部门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推动省际间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互通共享,在“重庆就业网”显著位置将“四川公共招聘网”“广安公共招聘网”等外省市公共招聘网站设置为链接,方便企业和求职者获取更广泛的招聘求职信息。依托“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会同山东、四川等地开展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2020年,与四川省人社厅签订了《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两地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成渝两地人力资源流动政策,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地人力资源顺畅流动。建立就业创业协同机制和发展联盟,推动劳动力调查协作,同步收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和求职者求职信息,联合举办区域性人才招聘会、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等活动,为两地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三是强化就业引导和技能培训。会同市教委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帮助高校毕业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和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择业标准。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教学与社会服务,全面提升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坚持将企业职工培训,特别是民营企业职工培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对象,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企业职工培训计划(2019-2021年)》,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0〕43号),将企业职工作为培训重点对象,各类企业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下同)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含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下同)、在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脱产培训,参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和通用职业素质等综合性培训,参加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或者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人力社保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可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开展各类企业职工培训22.6万人次。
四是优化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积极推进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务工人员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均衡布局、交通便捷、配套完善、适于就业、环境宜居”的原则,40个市级项目均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大型聚居区内,每个项目配套有学校、社区医院、商场、警务室、文体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各小区均至少规划建设配套小学及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各1所,已投用小学、幼儿园64所,6万余名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应读尽读,小区适龄中学生与周边商品房小区学生共享片区教育资源。各小区配建卫生服务站(中心)19个,引入民营医院8家,保障居民享有安全、便利和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各小区均紧邻已开通或规划的轨道交通站,且通过增设公交站点或新增公交路线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已开通轨道6条,公交线路90余条,交通较为便利。目前全市公租房累计分配54万套,其中为企业员工配租21.2万套,向青年人才提供定向配租房源6.02万套。
您在建议中指出的问题客观实在,提出的意见建议中肯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市级部门,认真研究和吸纳您的意见建议,切实加强工作统筹,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促进企业和求职者有效对接。推进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重庆智能就业平台推广力度,完善各项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通过“公共+市场”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政策,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并成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补贴,鼓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送工服务。
二是进一步扩大人力资源供给。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鲁渝劳务扶贫协作、长江上游地区四省市省际协商合作等跨区域协作,推动省际间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为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是引导企业优化激励机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建立员工工龄工资和员工股份的激励机制,让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延长服务年限,减少频繁流动。
四是完善政策举措,创新培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企业职工、特别是民营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职业精神、技能水平和凝聚力,帮助解决“招工难、留工难”等实际困难。
五是持续强化引才服务体系。进一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和外来引进人才的就业、居住、医疗和教育等问题。借助公租房项目分布在中心城区大型聚居区和产业园区的优势,主动对接企业,将其用工需求纳入“就业超市”,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继续推进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六是把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有效结合。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走上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创新的集约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减轻企业招工用工的压力。
此答复函已经黎勇副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4月15日
联系人:何振宇
联系电话:18680888918
邮政编码:401120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
2021年5月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