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896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人力社保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0-11-19 | [ 发布日期 ] | 2020-11-19 |
[ 索引号 ] | 1150000000927581XW/2020-1896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人力社保局 |
[ 有效性 ] | |
[ 发布日期 ] | 2020-11-19 |
[ 成文日期 ] | 2020-11-19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3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人社函〔2020〕470号
曾永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巴南区建设重庆市大数据人才教育基地的建议》(第0338号)收悉。经会同市教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重庆高职城总规划面积约11.1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9.44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新建及迁建高职院校和引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入驻9所院校(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学校、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教育管理学校、重庆青年职业学院、巴南职教中心、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五一技师学院、华为ICT学院),3个功能性项目(西部人才产业园、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长江剧院),引进腾龙5G产业公园等40余家大数据项目,已投运中迪医疗等17个项目。高职城按照“开放融合、智慧智能、科技生态、空间一体”的思路,大力推动“园区+企业+学校”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支持高校在园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成为我市重要的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培养基地。
为加强我市大数据人才培养,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以提质增效为方向推进教育强市,以“近悦远来”为目标建设人才强市,加快构建现代人才、教育和科技发展体系,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一是加强大数据智能化人才教育培养。全市立项建设新工科高校4所、新型二级学院17个,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转型发展学院21个,全市高校已建设大数据智能化核心类市级重点学科24个、一流学科4个,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大数据智能类学科增加到10个,2019年全市高校增设大数据智能化类本科专业31个、高职专业75个,新增大数据智能化类本科招生计划3000余人、高职招生计划10000余人,在校生规模达17万人。实施专本贯通分段培训项目28个,2019年试点院校大数据智能化类学生增加2000人左右。
二是做好大数据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将大数据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开发应用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大数据智能化人才评价机制,分类健全涵盖品德、能力、业绩等要素的人才评价标准。组建工程系列大数据智能化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根据国家和我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精神,按照职业评价标准和专业设置要求,搭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体系,研究制定职称申报条件,及时开展人才评价工作。
三是开展大数据智能化技能类人才培养评价。2019年和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两批29个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将新职业分批纳入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范围,对培训合格人员给予培训补贴。同时,做好地方专项职业能力标准开发,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急需、就业需求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大数据智能化技能类工种,加快专项能力标准开发,全面实施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更好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
关于您提出的在巴南区建设重庆市大数据人才教育基地的建议,市人力社保局将会同市教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结合行业需求和区域发展,开展综合评估论证,积极支持大数据人才教育基地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在巴南区发展,进一步为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复函已经陈元春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回执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4月19日
联 系 人:龙海涛
联系电话:88633917
邮政编码: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