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轮并进”创新题库建设 打造技能人才评价新标杆
题库建设是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的载体和技术基础,也是把控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重庆市以国家职业资格改革为引领,深化技能人才评价题库建设领域改革创新,形成制度、模式与技术“三轮并进”的创新格局,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全国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重庆样本”。近日,我市在全国技能人才评价题库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制度创新,“1+3+N”政策体系筑牢根基。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重庆实际制定“1+3+N”制度“工具包”。“1”是制定一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建设管理文件,从政策上确立全市题库建设制度。“3”是创新设立西部首个技能人才评价服务站,建立“培训+服务+指导”工作机制。“N”是通过每年组织评价机构命题人员培训、开展评价机构试题服务、建设“智慧人社”题库管理系统、制发技能人才评价实用操作手册等等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基础建设,最终形成“政策牵引+技术赋能+服务下沉”的评价生态链条闭环。
模式创新,“双轨制”建设激活评价主体活力。为加快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发展,重庆创新推行“市级统筹+机构自主建设”的题库建设“双轨”管理模式,减轻机构负担,充分释放机构活力。 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康养托育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自主建设、交流引进等多种方式建设市级题库,建成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微信小程序开发等262个技能人才评价市级题卷库,有效满足了全市技能人才评价需求。
技术赋能,“数智技术”建立评价新标杆。数字化运用是重庆技能人才评价的一大亮点。依托“智慧人社”平台,全面建成集题库征集、管理、配发、考试等技能人评价管理系统,实现从试题开发到考试应用的全流程在线管理。全市建成智能化考场226个,充分运用智能化考试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多样化手段,全面实现评价过程监管“云覆盖”,用科技赋能提质,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公正,成功树立数字化评价新标杆。
目前,重庆正加快推行智能化考试。现已实现人工智能训练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45个职业(工种)的统一机考,涵盖智能制造、康养家政和商业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全年可惠及考生18万人。同时积极推进评价量大面广、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职业开展等级认定联考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统考,用“数智技术”大力提高企业职工、社会劳动者和院校学生的技能技术水平,增强职业竞争力,切实为技能人才就业创业赋能添翼。
1